第四章
回到住处,靳华要和文正下棋,文正说,没有意思的。靳华扫兴地走了。费晓华飘浮而至的时候,她望着立在窗前的文正觉得有些心酸,她知道,文正一定是为晓涵对他的疏远感到伤心。此刻窗外的风,冷得象自己心爱人的眼,文正忽然觉得自己真的应该清醒了,泪打湿了衣襟,他不知道怎样平复自己的情绪。决定放手,有时也是一种幸福,晓涵的世界没有他的悲喜,他不知道自己还怎么坚持。连一点点美丽都把握不住,泪水中是月的倒影,长夜中他试着不再坐独等天明,清风里不再坚持独饮凄凄月色,谁都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他真的不知道内心的那一份至爱是什么,人性是脆弱的,很难抵御生活中的很多诱惑,如果一不小心而错走了一步,那就是满盘皆输。
费晓华默默地飘浮在文正的身后,她喜欢他的执着,觉得自己对他的这一份爱是值得的。喜欢就是喜欢,很简单,爱就是爱,有时候又很复杂。喜欢一个人却不一定爱那一个人,爱那一个人就一定很喜欢那个人。爱只有一个字,而喜欢却是两个字,如此看来爱比喜欢更精简更明确,爱的世界里容不下任何的杂质,它是没有其他字眼可代替的一种情感。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只是一种心情,认为与对方在一起会感到特别开心,那种好的感觉触及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意萌动。没和对方在一起时,也不会感到失落与痛苦,这种爱可以永生永世地保留与延缓。这种爱特别坦然,没有一丝杂念,是纯净的伟大的高尚的光明磊落的。费晓华也弄不明白自己会有这样一种情愫,渴望见到心爱的人却又怕看到对方的身影,特别是不敢触及对方的眼睛,在自己所爱人的面前,她居然心惊胆跳,会有一种害羞感。她能感觉对方的所思所想,总是在每一个思念涌起的时刻,静静地体会着内心喜悦的荡漾。不知是流逝的时间稀释了往日的思念,还是不经意和文正的若即若离中,疏忽遗忘逝去的往日的不幸,她觉得自己的情爱小舟在文正身边搁浅了。过去和未来,她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和文正在一起时,自己就会有愉悦的感觉,好象自己体内充溢的阳气越来越盛,不再象以前那样在太阳出来时会满怀疲惫。
“这一阵子,你总是情思缱绻,日渐消痕了。”费晓华轻吟到,“文正,还是接受现实面对现实吧。”
“你劝我有什么用呢。”文正叹息一声,他并没有回头,“嗅到你的气息的时候,我在告诉自己,想对你说以后不要来了。可是,总是没有这个勇气。”
“为什么。”
“就算你是一个虚的,有时候觉得你是最理解我的。”
“我能感觉到你的所思所想,了解你的一切。”费晓华轻声笑到,“有时候,我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文正缄默了,他知道费晓华说的对,有时候自己都有些不了解自己。也许自己原来认定的那个清晰的牙痕,本来就镶嵌着美丽的谎言,为什么那一份爱现在已经是渐行渐远,他觉得痛苦之极。西去的夕阳慢慢阖上眼睑,将成长为单纯而透明的黑夜,象一滴富有弹性和张力的露水,让他对夜寄予了无限的期待与遐想。孤独地漫步在72分队的兵营外,找一块岩石,静静地遥望远方朦朦胧胧深邃的夜空,不知道即将升起的月亮倾洒蛟洁如幔的轻纱时,是否会有一颗遥远的心也在等待着月光下悠扬的歌声响起。记忆如山谷里的一泓泉水,不停地涌动着冲出石缝,伴随着最清纯的山风,带着最纯洁的心灵,一路欢唱着最优美的歌,蜿蜓过深山野谷的树林,绕过山花和怪石,淌过山涧和小径。不管是成功时的喜悦,还是失败时的愁苦,两颗心就象一对游荡的精灵,飘逸在共同营造的一方山水树林间。想象着和晓涵一起倾听晨曦里露珠伴着不知名山虫的低鸣,一起欣赏烈日阳光下五颜六色的彩蝶恋着遍地的山花,一起沉醉在夕阳的余辉下山谷里金光闪闪如梦的画卷里,一起沉迷在洁白如银的月色里静听树叶和月光的情歌。和晓涵一起感受着归巢的鸟儿最亲密的关爱,一弯冷月悄悄地倒挂在西边朦朦的夜空,甜蜜的幸福没有入梦。不知月夜清辉下的思念,清山幽谷里的留恋,是否会成为昨天记忆的遗忘,还是明天快乐的延续呢。响声落下,水面不起波纹,鸿雁飞过,天空不留痕迹。怎料浓浓的相思融化不了滴水成冰的心灰,不知这夜色里久久的等待,是否也要错过最后的一抹余辉,总是期待着晓涵不期而至。
可这种期待终竟还将成为期待。
月亮很明很亮,但文正的内心却是漆黑一片。曾经在滴水成冰的寒冷里一次又一次手握温暖,和晓涵送去的是关心和祝福,怎奈冰雪都以融化,可心却是如此的冰凉。难道心中那个幽静的山谷已经消失了,那曾经的快乐真的要成为永远的记忆。月光苍白,他在臆念中想象自己的心情温暖如初,让冰冻的心复苏,布满阴霾的心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