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材正式进入仕途了,然而这条道路并非十分通畅平坦的。当时,官场已经非常腐败,真正有才干的人是很难得到重用的。耶律楚材在一首诗中曾经谈到他的侄儿耶律正卿,学书写尽千林叶,习射能穿百步杨,文武双全,完全靠自己的本事,曾陪剑佩待明昌,当上了章宗的侍卫,可是仍然不被重用,结果还是荣枯枕上梦黄粱。耶律楚材自己当然也不会有更好的遭遇,尽管很努力干了六七年,仍然只不过是一个开州同知,除了协助知州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外,实际上没有多少事情可干。这对一个志欲辅翊英主精力旺盛的青年来说,感到生不逢时前途渺茫心灰意冷了。金宣宗贞祜二年为了逃避蒙古南下的威胁,耶律楚材的全家也随同南下,只有他本人被燕京留守完颜承晖留了下来,被任命为左右司员外郎。名义上的职务是分掌尚书省所属六部的日常章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寄禄官,并无实际职掌,还是白拿钱吃闲饭,不干事。不久,蒙古兵围困燕京,形势越来越紧张。耶律楚材被困城中,绝粮六十余日。城被攻陷。从此,耶律楚材便与金政权和家人失去了联系。耶律楚材眼看金朝的大势已去,国破家亡,前途渺茫得很,便将功名之心束之高阁,拜万松老人为师,学习佛理。他杜绝人迹,屏斥家务,专心一意,进行参禅,虽遇大寒大热,也从不间断,焚膏继晷,废寝忘餐,没日没夜的修炼了三年,终于参透了禅理,接受万松老人授予的显诀,成了燕京城中著名的佛教信徒。不过,遁世脱俗并不是他的最高理想,致主泽民才是他的根本志向。他认为,穷理尽性,莫尚佛法;济世安民,无如儒教。艰难的时世磨练了耶律楚材,经过他自己的刻苦学习,不仅树立了经邦治国的雄心壮志,而且作好了两种准备。否,则以简易之道治一心,达,则以仁义之道治四海。他在等待着时局的发展,等待着机会。归顺成吉思汗并跟随他在南征北战过程中,受到了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重用和信任。成吉思汗也逐渐感到人才的重要,为了征服战争的继续进行和扩大,他需要各种人才。当初他听到燕京城中有个博学多艺的耶律楚材,便派专使前来礼聘,耶律楚材陷在燕京城中过着隐居式的生活,除了礼佛参禅而外,无事可干。后来,他走出金莲川,归顺成吉思汗以后,越来越感到自己找到一个图谋进取的好机会,作诗到,圣主得中原,明诏求王佐,胡然北海游,不得南阳卧。他的心情是越来越愉快,感觉也越来越好。当时,成吉思汗正在准备西征,其行在远在克鲁伦河的上游与臣赫尔河合流之处,耶律楚材于三月十六日从燕京出发,过居庸历武川出云中抵天山穿越浩瀚的大沙漠,于六月二十日左右到达行在。西征路上,耶律楚材看到车帐如云,将士如雨,马牛被野,兵甲赫天,烟火相望,连营万里,真是一个千古少有的盛大场面,心中非常高兴。耶律楚材身材修长,胡须长得很漂亮,声音宏响的伟丈夫,成吉思汗在和耶律楚材相处的日子里很满意,认为他值得信任,便让他作自己的亲随,不离左右。耶律楚材很快便以其渊博的学识,受到成吉思汗的宠信。成吉思汗对他很亲切,经常不叫他的名字,而称为吾图撒合里长胡子。耶律楚材自以为找到一个可以施展才干的机会,然而,一个新来归顺的儒生,想在以武力取天下的军事贵族中,取得充分的信任和巩固的地位,是很不容易的。
“楚材,咱们有今天这样的局面真是不容易。”窝阔台给耶律楚材倒满一碗酒说,“现在,父亲是很信任你了。”
“嗯。”耶律楚材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他知道,当初有个名叫常八斤的人,以善造弓,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因而非常矜骄。有一次竟然当着耶律楚材的面对成吉思汗说,现在正是用武的时候,耶律楚材是个儒生,对打仗的事一窍不通,有什么用处?耶律楚材当时听了并不生气,从容答到,治弓尚且须用治弓匠,难道治天下就不须用治天下匠吗?成吉思汗听了觉得有理,对耶律楚材更加亲信重用了。西征主要是对花刺子模用兵,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耶律楚材一直跟随在成吉思汗的身边。他担任成吉思汗的必阉赤,掌管文书。诸事草创,各种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战争仍在激烈进行,来往文书甚多。由于民族复杂,文书大约有蒙文、汉文、波斯文三个系统。蒙文由怯烈哥主管,波斯文由镇海主管,汉文即由耶律楚材主管。由于当时蒙古贵族多不识字,因而必阉赤的作用不应低估,他们常常可以利用方便的条件,按照自己的私意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权势。当时不少中原地区的官僚地主都慕名而来,通过耶律楚材向成吉思汗钻营。耶律楚材是一个有高度封建文化修养的儒生,为人正直,把行道泽民作为自己的素志,虽然他自称备员翰墨,军国之事,非所预议,但必要时向成吉思汗提醒什么事该作,什么事不该作,还是非常方便的。攻占塔刺思城后,成吉思汗想以此为基地继续西进,陆续攻占了讹打刺城阿里斯河注入锡尔河处附近,蒲华布哈拉。最后攻占了花刺子模的首都寻思干撒马尔罕。寻思干在西辽时称为河中府,当地土地肥饶,经济繁荣,多豪民。蒙古军入城之后,俘虏了三万名工匠,送往蒙古分赏诸将为奴。同时,又迁徙了四百多名豪民子弟到塔刺思城屯田。耶律楚材认为这是一个削弱新征服地区反抗力量的措施,对恢复发展后方的社会经济也有好处。他觉得蒙古军事贵族只知道打仗掠夺财富,转变到恢复发展社会经济,他们肯定是一百个不乐意的。但耶律楚材坚持在那里屯田,他在担任春官后用他的律历星方技之术,为成吉思汗大军增强将士的斗志,坚定胜利的信心。他还将旧的历书细加修订,著成《庚午元历》,上奏颁行,从此东西数万里,天象不差,耶律楚材用自己的知识为为成吉汗建立了卓越功勋,获得了成吉思汗很高的评价,也取得成吉思汗的充分信任。在整个西征过程中,成吉思汗进行战争的主要目的,仍然在于掠夺财富。戎马倥偬的时代,遐荒异域的环境,耶律楚材意欲以儒治国的书生,但觉得自己难以施展才华,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冷落感。
“楚材,你的心情好象不怎么好。”
“西征万里扈銮舆,高阁文章束石渠。”耶律楚材叹息一声,“本想投笔从戎做出一番事业,但现实的生活并不如预想的那么容易,许多美好的愿望都不能实现,真是醉里莫知身似蝶,梦中不觉我为鱼。十年潦倒功何在,三径荒凉翠已寒。”
“我知道的,楚材,现在是战时,你的一些治国方畋难以实现。”窝阔台给耶律楚材倒满酒说,“等以后天下太平了,我会让你的治国才能得以展现的。”
“但愿如此吧。三王子,我觉得自己对万里西征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很不满意。”耶律楚材觉得有些郁闷,他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第九十三章
耶律楚材觉得自己有些醉意了,他没有想到这酒会如此有劲,按平时,他喝到这样的时候,是不会觉得酒意的。
“来,再喝。”窝阔台继续给耶律楚材倒酒,他见耶律楚材摆一下手,知道耶律楚材一定是有些酒意了,便哈哈大笑起来。
“三王子,我知道你对我好,我知道的。”耶律楚材醉意朦胧地说,“日后,你当皇上的时候,一定要常记住我,记得咱们是无话不谈的兄弟。”
“是的,我会记得的。”窝阔台知道文人就这样,喝几杯酒以后,什么话都敢说。
“记着我的好,忘记我的不好。”耶'律楚材真的是有些醉意了,他借着酒意向窝阔台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治国理想。耶律楚材在设想着在后来辅助蒙古族的皇帝当家时要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派往各州郡的长吏不能生杀任情,如果象现在这样孥人妻女掠取货财兼并田地无所不为是绝对不行的。果然,在后来他把推行了自己的一些政策。其中,燕京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为贪暴,杀人如麻,市场挂满了示众的人头。耶律楚材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不觉凄然泣泪,立即入奏,发出禁令,各州郡如果没有奉到盖有皇帝玉玺的文书,不得擅自向人民征发,囚犯需判死刑必须上报。违背这项命令的,其罪当死,决不轻贷。于是各地贪暴之风稍有收敛。当时,燕京城中社会秩序也很不好,每天傍晚,尚未天黑,就有一些盗贼驾着牛车闯入富家,搬取财物,如果反抗不与,则杀人劫货而去,谁也不敢阻拦追究。看来这些盗贼决非一般普通人物,处理起来可能棘手。在成为监国的拖雷特派中使塔察儿偕同耶律楚材前往穷治。耶律楚材经过仔细察询,了解到这些盗贼的姓名,原来都是留后的亲属和势家子弟。耶律楚材毫不手软,将他们一网打尽,投入监狱。当时那些人的家属贿赂中使,准备从轻发落。耶律楚材知道后,晓以利害祸福,中使害怕了,只得听耶律楚材的意见,依法处理,最后结案,将十六个罪大恶极的首犯,绑赴刑场,斩首示众。从此以后,巨盗绝迹,燕民始安,社会效果很好。耶律楚材那时回到燕京处理的这几件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人们的好评。表明他确实是很有才干的,因而在蒙古最高统治集团中,更加增强了对他的信任。他在出任中丞后进行改革,拖雷监国已经两年,决定召集宗亲推举大汗。当时,成吉思汗诸子皆从各自的驻地来到克鲁伦河畔举行大会。拖雷宣布成吉思汗的遗命,推举窝阔台承继大位。窝阔台则认为拖雷一直跟随在成吉思汗的身边,所受训教较他人为多,大位应由拖雷继承。推来推去,会议开了四十天,也未作出决定。耶律楚材觉得会议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便对拖雷说推举大汗,是宗社的大事,应该根据成吉思汗的遗命,早作决定,以免发生争端。拖雷当时说,意见尚未统一,能否再等几天。耶律楚材说,过了明天,就没有吉利的日子了。当时,蒙古统治者还非常迷信,听了这话便决定在第四十一日举行登基大典。大典由耶律楚材拟订仪式。耶律楚材为了使会议开得威严庄重,让所有宗亲都能恭敬顺从,便事先对亲王察合台说,你虽是大汗的兄长,但从职位上看仍然是臣,臣下对君按照礼节应当跪拜。只要你带头拜,其他的人就莫敢不拜了。察合台认为他说得有理,在正式的即位大典上,便率领皇族及臣僚在帐下跪拜。后来察合台对耶律楚材说,你真是社稷的功臣呵。后来在窝阔台汗即位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准备对那些没有按时前来朝拜的王公大臣处以死刑。耶律楚材知道后便对他说,陛下新即位,应当力求安定,对犯错误的人,应当宽宥,否则矛盾扩大,政局反而不稳。窝阔台采纳了耶律楚材的意见,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前不拥护他的人,后来都拥护他了,政权得到了巩固和稳定。后来耶律楚材日益获得信任。当时,蒙古立国未久,诸事草创,许多必要的制度尚未建立,应兴应革的事太多了,耶律楚材选择了一些急需办理的,写成便宜十八事一疏上奏,那封奏疏的内容很广,包括了官吏设置、赋役征收财政管理刑法执行许多方面,并且特别指出当时官场上盛行的送礼之风,为害不小,希望下令禁止。窝阔台汗看了奏疏以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