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牙痕记第133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文正看着耶律楚材写的诗,他让一个小卒去弄些酒菜,说是耶律先生想写的东西,要有酒助兴。纳牙阿嘲笑着从门外离去,他不明白文人会有那么多讲究,但他从里面的谈话中已听出了耶律楚材愿意归顺成吉思汗了。这令纳牙阿很高兴,他急忙命人置办酒宴,并请来子聪和尚和海云法师作陪。子聪和尚和海云法师都是已经归顺成吉思汗的中原高人,他们一直在金莲川陪着蒙哥、阿里不哥、忽必烈等一些王公子孙学习汉文化。铁木真称汉以后确立千户制、扩建怯薛军,加强军队建设,宣布各种号令,颁布大札撒创建法律制度。法律既需要有人制定,更需要有人贯彻执行,因此治政刑的断事官首先从无所不包的怯薛军中分化出来,成为蒙古汗国最早的一批专职官员,于是审判机构、监狱应运而生了。铁木真还分封千户、万户,特将诃额仑夫人的养子失吉忽秃忽封为蒙古汗国的大断事官,这个大断事官不仅掌握全国,铁木真还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畏兀字书,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回回字指的畏兀字书。大断事官成为兼管司法和财政的官职,被人们称为国相,与汉族的丞相一样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铁木真当时建立的政治制度很不完善,尽管军事和刑法有了一定分工,但各种政权机构还很不健全,但铁木真从畏兀儿、西夏、女真等先进民族吸取了不少统治经验,在后来灭金、西征中陆续扩充了一些新的管理机构,国家政权才逐步趋于完善。

纳牙阿把耶律楚材从一个小房子请到另一片大房子里。

文正望着厅内的摆设,他觉得这里的一切与汉人无异,丝毫感觉不到身在异族。

“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重用儒生。”耶律楚材见到子聪和尚和海云法师时郁闷的心情好多了,他和文正喝起酒来也很尽兴,只是在提到大金即灭的眼前事实时,多少有些伤感。铁木真南下伐金,大金的女真族原来是在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在完颜阿骨打率领数千人起义,领导了对辽国的反抗斗争,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灭辽国,建立了金国。随后又南下攻宋,俘虏了徽、钦二帝。人口是蒙古人的40倍,军队是蒙古人10倍。金国如海,蒙古如一掬细沙。但眼前的事实是一掬细沙行将填平大海。“大金的失败可能是没有很好的利用汉人吧。我想,如果成吉思汗要想入主中原,不起用汉儒是不行的。”

“以汉人治人,确是一个高策。不过,最好还是先向成吉思汗说明不要杀生的道理,以仁治天下。”姝仙举起酒杯朝酒桌上的人示意一下,“金朝柔弱愚鲁的永济继位称帝,正好为成吉思汗伐金提供了有利时机。野狐岭展开了一场大决战,金军主力大败,后军溃逃,伏尸百里。战金朝百年兵力销折溃散殆尽,其国遂衰。金将胡沙虎发动政变,杀死卫王永济,改立金宣宗。就算大金气数将尽,但成吉思汗打进中都后,下令将中都城府库的财物运往蒙古草原,还允许蒙古将士入城抢劫。金中都陷入一场灭顶之灾,大火月余不息,现在,中都城变成了废墟。他这样打打杀杀,要到何时?如果楚材先生能向成吉思汗进言,让他以天下苍生为念,你将是千古功臣。”

“只能尽人力而为之,看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已属天意。”耶律楚材饮干杯中的酒叹息一声,“天命难违,有时候,人是无能无力的。”

“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子聪和尚看一眼耶律楚材说,“现在成吉思汗已有回军打算,我观他对三王子窝阔台疼爱倍至,也许他有意传位于三王子窝阔台。”

“那也未必。”海去法师笑吟吟的,他看了一眼立在门外的身影,咳嗽一声说,“三王子是有王者之相,但他们四兄弟中,老大是术赤,老二察合台,还有老四托雷。要知道,蒙古人是把老小当守灶家传的。这正和中原传大立家是相反的。”

“你是说成吉思汗要传位的话,也只能传守灶的托雷?”子聪和尚有些不明白,他分明是和海云和尚说起过无论从相色还是铁木真的言行上,二人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成吉思汗是传位于三子窝阔台的。他不知为何现在海云法师说出的话却是模棱两可。“我是坚信三王子会登上大宝的。”

“那是成吉思汗的家事,咱们少叙吧。来,喝酒。”海云法师侧目看了看立在门外的影子,他在想着门外的人会是谁。“喝酒就要尽兴,来,咱们一醉方休。”

“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耶律楚材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他抹一下口角的酒水说,“不管是谁称汗治国,但我是要主张自己的策略。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不用汉儒,我是不会走出金莲川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