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一是一章农业改革
踏上属于自己的领土,一凡和大家的心情都很放松,精神愉悦,仿佛是游山玩水的游客,谈笑风生,闲庭信步,马车在黄土官道上缓缓地行驶。马车夫换成了无所谓,一凡和田大壮各自骑着一匹枣红马,并排走在马车的两边。路上,很长时间才能碰到鬼民,大多是做生意的。老板坐着轿子或者马车,下面的鬼仆负责押送货物。鬼数不多,路上还是非常的顺利。鬼族依然贫穷落后,鬼烟稀少。尽管鬼民生性淳朴,但是由于大多数没有得到阎王的允许,私自在鬼界瞎混的流浪鬼。远没有冥界正牌鬼腰杆硬实,说话底气足。相信在自己自立为王,称国独立之后,他们会在找到自信,充满活力。
到了第二座城池长青,一凡直奔城主衙门,要求见城主。当差的鬼兵也是八面玲珑,从他们几个的穿戴和神态举止看出端倪,对他们必恭必敬,迅速地到里面通报。
须臾,一个黑瘦的中年文官脚步匆匆地走出衙门,看到他们几个先是客气地打招呼,当他注意到一凡时,目光久久地在他身上徘徊。
一凡含笑说道:“你是新任城主?”
“我叫许一名,刚到此就任不久,请问您是——”许城主若有所思地问道。
“里面说话!”一凡率先走进门去。
许城主叫手下安排马车停放之后,紧跑几步追上一凡,把他们带领到了衙门正厅。一凡径直走到正中的桌案后,坐在椅子上,威严地问:“你们这里有多少鬼民?有多少鬼兵守卫?”
“这个?”许城主被一凡的气势压制,不敢发作,又不敢说出实话。
“我是一凡!”一凡声音洪亮地说道。
许城主此时才恍然大物,顿时茅塞顿开,想起心中的疑惑。果然如他所想象的那个鬼王的神态相象。他扑通跪倒,吓得冷汗直冒,战栗地说道:“罪臣有眼无珠,怠慢了大王,请求大王降罪!”
“不知者无罪!起来吧!”一凡对城主的表现还算满意,一路上百姓都交口称赞他们的新城主是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经过多番观察了解,基本上和百姓说的吻合。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是句真理。
许城主叩谢之后,站起身,一动都不敢动。虽然他不知道新鬼王是何等的人物,但是从他力敌千军万马,铲除异己雷厉风行的能力和工作作风中,还是非常敬佩和畏惧的。
一凡反客为主,命令许城主安排座位,邀请他的大哥大嫂和二哥坐下。简单地叙述几句,命令准备上等的房间,请大嫂带着孩子先去休息。许城主又吩咐手下叫厨房赶快准备晚餐,以最高礼仪接待鬼王。
忙完以后,一凡向城主询问了当地的民情。许城主虽然来接班时间不长,而且又是以文职身份管理地方,可是他并没有以自己是朱统领的亲信为资本,骄纵狂妄。而是身先士卒,深入民间,与民同甘共苦,一改以往将军只管治理军队,不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作风。
文以治国,武以安邦,两者缺一不可。
谈论中,一凡得知许一名原来是前清的秀才,因为不满当地的贪官欺压乡邻,鱼肉百姓,越级上访告状到府衙。不想那知府大人是县官的干爹,暗中勾结起来,设计陷害于他,告了他强奸民女,杀人灭口的罪名。明明是县官所做的勾当,全部栽赃陷害到他的头上。
死后一腔怨气无处申诉,阎王又被贪心的判官蒙蔽,以至他连阎王的面都没有见到。一怒之下,挣脱鬼锁链,逃到了鬼族。在逃荒中幸遇朱全能带兵路过,见他气度不凡,招为自己的手下当个谋士,今年正好赶上鬼王新正,各城需要文官。于是他被选拔派到了此地。
长青城城池不大,但是所管辖的方圆面积却是全鬼国第二,也是鬼民最多的地方之一。城外的鬼民都以耕种为生,土地肥沃,是全国最重要的产粮基地。
“你们都以种什么农作物为主?”无所谓问道。
“小麦、高粱。”许城主不假思索地回答,“大多数庄稼都是喜阴植物。”
没有充足的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庄稼生长的就不会旺盛。一凡担心地问:“粮食亩产多少斤?”
“小麦亩产四百斤,高粱五百。”
还可以,在这种特殊的地方有此产量就不简单了。放在八十年代,人们也表示赞同。可是,我是二十世纪的青年,我知道现代粮食的产量和古时候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一凡怕秀才听不懂,费力地把自己的意思按照古文的形式,生硬地告诉了许一名。发展是硬道理,粮食的产量将直接决定国民总产值,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只有农业大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消费水平提高了,才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大幅度提升。国家的实力也才能得到提高。
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条:一是改良新品种,提高粮食的产量。二是提高粮食的价钱,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大政方针一凡定,具体的操作由无所谓和许城主等文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