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容五要”是练习站桩功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气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具体解释是:恭则力空灵,慎履薄冰神,假借无穷意,精神浑圆真,虚无求实切,勿失中和均。学者要深刻体会四容五要的涵义。
“松肩、坠肘、紧背、含胸、提肛、叠肚、裹裆、护臀”是练习各种拳术的共同要求,健身桩和技击桩的基本要求也是如此。这里应提起注意的是:松肩是肩部的肌肉松弛,不是单纯的沉肩;坠肘不是片面的坠,而是要向外撑;叠肚是指脐以上的腹部,不是指小腹。同时凡是对一切姿势的要求,都要适度,不可过火(勿失中和匀),如果过火就过犹不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王师常谈一切不可绝对,就是这个意思。
练习站桩功时要&;#8226;做到的气静神闲,湛然怡然,全身形曲力直,松静挺拔,如宝塔之高立云端,如青松之耸出岭表,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神态要松紧自如,蓄意要深酣雄浑,遍体松轻舒适,如沐浴在大自然之内。有志练习技击者,除同样需要符合健身桩的要求以外,更需要加强意念的锻炼。必须形如怒虎,气似腾蛟,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镇定,有气吞山河,拔山扛鼎的气魄,有辟易万人风云变色之威势,有擒龙伏虎倒海移山之勇气,筋藏劲力骨藏棱,有视敌如蒿草之意念。所谓技击无非三个内容:①蓄力;②试力;③发力。站桩即是蓄力,各种动作都是试力,把力由体内(包括全身四肢和关节)放出就是发功。王师常谈:练习技击要练出各种力来,全身有精神力、二争力、三角力、螺旋力、波力、撬力、杠杆力、片面力、分力、合力、矛盾力、假借力、爆发力、滚豆力、速力、惰力、顿挫力、钻力、劈力、横力、惊力、弹力(周身无处不弹簧)等等,功力愈深,其力愈全,这些力都要在站桩、试力中求得。专为健身祛病者虽可不学发力,但必须兼作一些试力,才符合动静相兼的要求,效果才能显著。
下面介绍一些基本姿势,但王师曾说“虽然讲究形式但不必拘泥,虽言意念但不必执着”。所以总以松静自然、舒适得力为原则,初学者不可不知。但初学者又不可不讲究形式,在形式安排和意念活动上总要出于自然,不即不离,在有和无意之间,方能得其妙理。
(一)健身桩的基本姿势
养生桩以站式为主,但亦有坐式、卧式、半伏式、行走式。其基本原则为:平均站立,内浑厚而外圆合,全身关节都自然有微屈之意,成为钝形三角,两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右手不向身左去,左手不向身右来。在这些原则下,可以变为很多姿势,但练习者不宜求多,求多则功力不深,欲速不达。这里所介绍的只是一些基本姿势,对一般练功者已经足够选择采用。
1.站式:
①叉腰式:在开始练功时要平心静气,两脚分开,宽度约与肩齐,两脚足尖均稍向外前方。两目睁开向前平视,半开半闭或闭目均可,但两眼睁开时要神光内敛。不可注意任何目标,须有视而不见之意,谓之神不外驰。足掌和足根着他,足心向上吸,意如双足吸着地面,自腰以下,意如埋在土里。胯部放松,臀部如坐,脊部挺拔,下颌微收,挺颈,头顶上提,意如有绳系吊在空中。但顶心在意念中似向内收缩,紧背含胸,胸微向内收,小腹松圆。两手放于身体的腰眼部,手心向后。这种姿势既是锻炼又是休息。可作其它桩的预备式,也可作练其它桩时中间的休息式。
注:为了便于练功者逐步深造,故对每项姿势的要求提得比较细致,初学者按上节初步练法中所要求的就已经够了。万不可马上要求各方面都达到标准,总以舒适得力为原则,循序渐进,逐步向细致要求。
②提按式:两臂提起,两肘向外撑,两手略低于脐,放在身体左右两侧,但不贴身,指尖向前,掌心向下,五指分开微屈,双手既有向上提又向下按之意,其余要求同第一式。
③提插式:两肘向上提,向外撑,指尖向下,五指分开自然微屈,意如插在泥中,其余同第一式。
④托球式:两肘向外撑,两手向前,指尖向内,手心斜向上方,高度略高于脐,两手距离约为两拳,意如两手托一大球,其余要求同一式。
⑤撑抱式:两手前伸成环抱状,指尖相对,掌心向后,手指分开自然微屈,两手距离约七八寸,高度在眉下肩上,意如抱球,但同时又向外撑,其它要求同一式。
⑥拧裹推式:两臂前伸成环抱状,位置高不过眉,掌心向外,指尖斜向内上方,两手食指之力欲搭成十字,两手距离约七八寸,手指分开自然微屈,两腕向外拧向里裹,两肘向外撕,两掌向外推又向上托,其余要求同第一式。
⑦撑扶式:两手抬起,掌心向下,指尖向内,手指分开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