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皇上,臣确实有要事禀报。”刘文成站起身道。
“有什么事情刘爱卿你全权处理就行了,你做事朕放心。”李崇明皱了皱眉头,一听到“要事”两个字他就头疼。
“皇上,此事太重大,臣不敢私自主张。”刘文成低头拱手道。
“什么事情这重大?”李崇明问。
刘文成沉默不语,却拿目光扫了扫左右的妃嫔,李崇明会意,挥手让众妃嫔、宫女、太监都退下了。
“皇上,臣禀报的这事,事关太子殿下。”刘文成道。
“哦?太子?”李崇明眉头又是一皱,“朕的太子怎么了?你不说朕还忘记了,好像太子已经很久没进宫看朕了,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
“皇上,太子这么久没进宫看您,是因为他已经去了西北。”刘文成小心翼翼道。
“西北?他去西北干什么?是谁允许他离开帝都的?”李崇明沉声道,身上涌出皇者威严,忽然李崇明像是想起了什么,面色一边,喝道:“刘爱卿,你是说?”
“回皇上,臣收到消息,太子殿下确实已经和骆将军见面,而且现在就住在铁血要塞里面。”刘文成道。
“太子他想干什么?骆奇雄想干什么?”李崇明又惊又怒,太子远离帝都,去和边界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接触,这意味着什么?
“皇上,臣以为,皇上应该重新考虑太子的人选。”刘文成进言道。
“太子的人选?”李崇明的目光阴晴不定,良久,才叹一口气,既然太子已经不听话了,那就换一个吧,反正皇子多得是,于是道:“刘爱卿以为,朕的皇子中,还有谁更合适当太子?”
“臣觉得是四殿下,四殿下聪明机智,又勤学上进,对手下人也十分体贴,而且十分孝顺,对皇上言听计从,每日都会进宫来请安。”刘文成道。
“恩,”李崇明点点头,“刘爱卿,拟旨!撤销皇子李泽丰太子之位,封赵王,即日回帝都受命。再拟一道旨意,封四皇子李泽凯为太子,执掌东宫。”
“臣遵旨!”刘文成恭敬道,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第214章北元惊变
表面平静了几十年的北元帝国,忽然间因为两道圣旨掀起了无数的惊涛骇浪,大有风雨欲来之势,许多有先见之明的人已经可以预见,帝国将会有大事发生了。
第一道圣旨废除了太子李泽丰的太子之位,改封为赵王,第二道圣旨是封四皇子李泽凯为太子,执掌东宫。
两道圣旨刚宣布的时候,就在朝中掀起了巨大的风浪,几个忠于朝廷的老臣,纷纷上书说换太子于国不利,而且太子并没有什么过错,太子是国之储君,岂能轻易更换?可惜的是,不但他们的上书没能到达皇上李崇明的手中,他们甚至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
而这几个上书的老臣,最后都被权倾朝野的丞相刘文成打入大牢,朝中再无不同的意见,纷纷拥立四皇子李泽凯为东宫太子。
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就在前两道圣旨宣布才四天的时间后,北元帝国皇帝李崇明,突然在床上暴毙身亡。此事被刘文成极力封锁了消息,刘文成的儿子刘长青,率领手下一万皇家禁卫军守卫皇宫,百官中除了几个刘文成的死忠外,其他人皆不得消息。
几天后,太子李泽凯闪电般即位,登基为帝,然后才发布先帝驾崩的消息,满朝文武震惊,但是此事木已成舟,而且朝中百官绝大部分都是刘文成一派的人,自然是拥护李泽凯登基。而李泽凯登基下的第一道旨意是全国哀悼,厚葬先帝李崇明,第二道旨意,却是封刘文成为摄政大臣,总理朝廷政务。
于是,刘文成更进一步掌握了朝廷大权,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西北边界,铁血要塞内,骆奇雄看着手里的两卷密信,密信是从帝都传来的,他布置在帝都的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将地都发生的重大事情送过来。手里的两卷密信,是一前一后发出的,不过因为西北偏远,两卷密信竟然同时达到。
现在骆奇雄脸色出奇的凝重,眉头紧锁,无他,密信中讲述的事情太过重大了,太子易位,先帝驾崩,新皇登基,每一件事都足以让北元帝国举国震动。特别是在这个敏感时期,可汗帝国二十万兵马集结边境,东边的大楚帝国也是蠢蠢欲动,一个不好,北元帝国可能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手中的两卷密信竟是如此的沉重,思虑良久,骆奇雄决定还是要告诉李泽丰,他是事件中的主角,有权知道真相,而且这事很快就会在整个帝国传播开来,用不了多久也会传到西北,想瞒也瞒不住。
“来人,去请太子殿下过来!”骆奇雄向门外的亲兵道。
很快,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李泽丰快步走了进来,口中道:“将军,是否是帝都有什么消息传来?”
在西北的这段时间,李泽丰每日盼的就是帝都的消息,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回到帝都,虽然朝廷大权也被刘文成把持,但李泽丰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朝廷动向,希望父皇李崇明能够突然清醒过来,不再沉迷声色犬马。
“帝都是有消息传来。”骆奇雄沉声道。
“太好了,将军快将书信给本宫看看。”李泽丰道,完全没有注意道骆奇雄凝重的神色。
“太子殿下,确实是帝都传了消息过来,不过密信上的消息太过重大,还请太子殿下看了以后,保持冷静。”骆奇雄郑重道。
李泽丰一惊,骆奇雄的话让他意识到帝都一定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大事,连忙点头道:“将军放心,本宫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