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互望一眼,丁鱼上前去拉了一下温子君。温子君从沉思中惊醒,望向丁鱼。丁鱼笑道:“海上的军队在问你话呢!”
龙一亦再次问道:“公子,战船再次询问是否追击!”
温子君长叹一声,心道:“罢了,就随她去吧。”然后摇头道:“算了,不必追击。叫他们就此*岸。”
岭南军自成功登陆琼州以来。历经五个多月,终于将叛军全部消灭,叛军的主使者逃匿海外,不知所终。
岭南军不单平定了琼州叛乱,还俘虏了叛军近十三万人。这十三万人全部都被充到岭南军中,使岭南军达到近四十五万之众。
经过五天的休整。温子君留下十万岭南军驻守崖州。另外三十五万军队将随他北上,去抗击南侵的匈奴铁骑。
临走时,温子君亲自到黎族走了一趟。他向王骆提出黎族与岭南军团结协作,共同维护琼州稳定地建议。
王骆二话没说便答应了温子君的建议。
有了黎族的帮助,加上留下的十万岭南军,温子君相信,就算是梁石海卷土重来,琼州亦将固若金汤。
温子君曾率人将映日门的石堡彻底清理了一番,发现石堡其实早已搬空。映日门这样在此扎根经年的门派,撤走时竟然能够如此迅速。
见到丁鱼与樊火凤她们甚是喜欢这座石堡。温子君决定派人将石堡彻底翻修一下。他打算等北上抗击匈奴结束,便带丁鱼与樊火凤来此暂住。当然,石堡占地面积甚广,里面房间无数,要翻修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的任务唯有留给驻扎在崖州地守军了。温子君已经留下了如何翻修的图纸。
琼州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岛屿。四面环海。如果有敌人来袭的话,可以从任何一处上岸。于是,温子君在琼州派了十多二十人的小分队驻扎在琼州四周,随时监视海上情况。并且,每个小分队都配有信鸽。温子君下令,小分队每天必须与崖州守军联系一次。否则,崖州守军便须派人到该处查看,根据情况予以定夺,以确保各处通信畅通。
待所有部署都安排好后,温子君才率领三十五万岭南军跨过琼州海峡,向北进军。
途经闽地时,温子君想起他的叔父温庭之正在闽东抗击倭寇,于是暂停行军,前去见他叔父。
温庭之的军营离海岸五里处驻扎着。温子君一到便看出温庭之采取的策略是让倭寇上岸,然后聚而歼之。而从大海到军营的五里之地,便是缓冲之地。如果温庭之采取的是不让倭寇上岸地策略,那他就应该将军营扎在离海岸只有一里处,让倭寇无法登岸。
其实这也是温庭之的无奈之举,他的军队不擅水战,只有让倭寇上岸来,才能够施以打击。
温子君在琼州的战绩,温庭之自然清楚。如今温子君来访,却让温庭之多少有点尴尬。他当时之所以到福建抗击倭寇,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不知该如何面对他的侄子温子君。
令温庭之感到意外地是,温子君对他一直以礼相待,从无半句不敬之言。
最让温子君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堂弟温子寂竟然也在军中。当初温子寂接到师门通信,要他赶回武当。原来却是他的掌门师傅拂尘道长派他率领一干武当弟子下山,到福建去协助朝庭抗击倭寇。温子寂自然是欣然前往,到了之后,他才发现,除了武当,少林亦派了一干弟子前来助阵。
虽然有了少林武当两派的弟子加入,但是要扫除倭寇却非易事。倭寇一旦遇到强敌,便退到海上,而一到海上,倭寇便如鱼得水,难以追击。
因为有命在身,温子君并未停留多久。他把方灯河及黄河帮的一干帮众率领了五千精通水战的军队留给了温庭之。对温庭之来说,这真是有如雪中送炭。
于是,温子君继续挥师北上。()
第074章一箭双雕
几天后,温子君率领部队抵达京城。
大军自然是不能进城的,他们必须绕城而行。温子君却必须进城,一来,自然是回家一趟,二来,更重要的是,他必须进宫见皇上。还在路上,温子君就收到了他祖父的传信,说皇上对于他的推迟发兵而龙颜大怒,下令要他进宫一趟。
温子君倒是不怕皇帝治他的罪,如今朝庭正是用人之际,而他的军事才能在整个朝庭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管皇帝如何大怒,却定然不会杀他的。到时加上温白谦在旁说情,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怕的。
文侯府前状元坊大街两旁都满了人。平南将军温子君平定琼州叛乱的事迹早已在京城传颂,今日听说温子君要回家一趟,自然是许多人都蜂拥而来,希望能一睹平南将军的风采。
温子君的父母温黎之夫妇与女儿温子柔带了侯府一干人等,更是早早就在文侯府大门前翘首以待。
“来了!来了!”街上有人传道。
接着,便见到温子君一身戎装,骑着一匹赤色骏马,转进了状元坊大街。紧随其后的,便是霜冷双妹——丁鱼与樊火凤。再后面是天痴地狂谢天谢地兄弟,他们后面是龙凤小队。最后面是一百名平南将军的亲卫军。
温子君一行甫一出现在状元坊大街上,便使整条街都沸腾起来。两旁的街坊邻里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也难怪,最前面的温子君年纪轻轻,却是平定了琼州叛乱的平南将军,他那极为隽秀的脸庞却另有一股威严。
霜冷双妹却是恢复了女容,两人俱是貌美如花,千娇百媚。英姿飒爽的女子,如此跟在温子君后面,其中真意自然不言而喻。
紧随之后的,无论是龙凤小队,还是一百名亲卫,一个个更是威风凛凛,那种只有上过沙场才能够拥有的冷峻,无不流露出阵阵肃杀之气。这还是温子君叫他们收敛了,如果全都放出来,只怕单单那气势,便可将寻常人吓一跳。
状元坊大街渐渐沸腾起来。
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