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树,二十一岁。十五岁入伍参军,历任新南军冯国璋侍卫营士兵、棚长,随部参加威海战役。其后历任新南军总部侍卫标哨官、副连长。1898年进入济南陆军中学,后先后在济南陆军高等中学、济南军官学院陆军指挥系侦察科学习……
几个小时以后,刘克武从前线的战报上,看到了这个自己的老部下、冯国璋的爱徒出现在阵亡名单上时,黯然的在嘉奖令上书下了以下的一串字:“陈可树,以一连突击敌之三千之众,实为勇敢之上者。追封为世职云骑尉、追授一等功、按海军中校级给予安葬,并准其名入忠烈祠。若其家人同意,骨灰亦可安放于八宝山忠烈墓中……”
对于带着十二个人最先发起攻击的封兆海,刘克武则是这样下达的嘉奖命令:“封兆海,率十二勇士,首开下庄奇袭速攻战。其勇敢与智慧,实我为军新一代基层军官之楷模。因其在下庄战斗之表现,授世职云骑尉、一等功、晋海军少校军衔。”
“准其暂时兼任其所在连队连长兼督导员、将该连命名为‘下庄老虎连’,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写完命令交给陈修诚后,刘克武却软软的坐到了椅子上,仰望着天空进入了沉思之中。V!~!
..
第478章思未来,奥国生叛议会辩
刘克武进入了沉思。Www;原因其实很简单。到底自己应不应该再继续打下去?按照自己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是时候就已经想好的,继续打下去?
打,就会死掉更多的人、死掉更多会让自己为之心痛的人。不打,以现在中国的新政局面,和外交上的破茧已成,能否如自己设想的那样,在五到十年内真正将中国变成一个与后世穿越之前那个中国一样,可以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呢?
科技上,这个国家现在半数还是在依kao勃郎宁、戴姆勒、莱特兄弟等外国科学家在支撑着。虽然有了魏瀚、詹天佑等人的国内已将之称为“新墨家”的那些个将中华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重新进行了完美融合之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本土科学家们,但是人数上与创造性上,毕竟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教育上,现在自己推行的军事化全民教育,将所有的小孩全部赶进了学校,去学习死敌日本的那种模式,从小就给他们灌输进去“复兴主义新军事”思想。
但是,毕竟这样做不是长久之计,中华民族的长久之计,绝对不是去真的搞什么征服世界,成为下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国家。
列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太深了。西方那些帝国主义国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是永远不能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遗忘的。
同样的,如果自己的国家有一天也开始变成了一味的战争、一味的武力征服。侵略者,从整个世界历史上看,都是只能逞一时威风,却落千年骂名的。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承受了这么多的苦难,现在终于见到强大的国家重新崛起、复兴有望的曙光了,自己是应该继续如此这样一味推行军事为先的强国复兴路线好,还是适可而止的,走回到和平共处为上策的道路上去呢?
如果继续维持现在这样近似军国主义的教育,势必也会逐渐形成中国人民的军国主义思想。那样的话,教育出来的科学家会有多少?会不会是出现将军泛滥、科文乏材的局面呢?
经济上,中国现在虽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家。当然,现在的负债已经不再是战争赔款,而是真正的通过正规商业途径,为了启动庞大的复兴计划而朝那些洋人银行借来的贷款。但是,毕竟一个国家不能一直kao贷款来推进自身的产业革命进程、来催生民族大复兴啊!
畸形的发展,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然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一天,中国的经济秩序会突然因为所有债权国和外资投资国一起对华采取行动,瞬间让经济的金字塔崩塌。到时候,中国将不再需要列强来进行武力侵略,经济上直接就能将中国变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窘迫状态下去。
对!先还债,再去想其他的。中国的经济必须先自主,中国的金融必须先自主、国家的国防只要维持现状,保证自己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全心安枕不忧的发展经济、富国强民就足够了。继续的战争,只会让这个国家的财政。继续债台高筑下去。
想到这,刘克武“豁”的从椅子上直起了身,对着房间外面高声喊到:“陈修诚,马上给我拿笔和纸来……”
转眼间,一身戎装的陈修诚就拿着笔和纸张,走入了房间。将纸、笔放到刘克武对面的桌子上,转身又默默无声的走了出去。
站在窗口前,又稍加思索之后,刘克武返身走到了书桌前。操起了笔,微微又皱了皱眉,彻定心神后落笔在纸上写下“五年经济发展计划”……
而在与此同时,北京的咨议院内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论题,也正是对日战争即将取得全胜,胜利之后中国该如何对待日本、今后中国该如何对待英国、美国、法国。
在这场到现在为停只进行了十二天,就已经完成对敌国受都形成最后围困的大胜仗,已经让咨议院上、下两院的许多议员、尤其是那些出身名门、大家的议员们彻底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咨议院上院的圆形会场西南角上,此刻正站着一位慷慨激昂、高声呼喊着的议员。
一身白色的立领服,这位年纪大约在三十岁上下的议员,瞪大了眼睛盯着坐在会场中间圆桌之内的军界代表、国防部长冯国璋,高声的质问到:“尊敬的冯总长,我很想知道。现在我们大清已经轻松的、迅速的将日本人灭了国。为什么还要去怕英吉利、法兰西呢?”
“难道他们不远万里,会把整个国家的军队全都派到东方来,来与我们的国家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吗?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趁现在动手?趁我们还没完成对日战争、没有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就对我们动手呢?”
“因为三大列强,现在还没有做好参战的准备,和我们的国家一样,他们现在都很清楚,他们不具备远征大规模战争的能力。”不用冯国璋回答他,刚刚奉刘克武之命,返回北京向光绪面陈前方战事、并向议会做报告的王士珍,在那个白衣议员的话说完,抢先接过了话。
在议会大会场中间圆型桌子里动了动身,王士珍推开了椅子,站起身后扫视了一圈四周的议员们,继续说到:“诸位多为文人,只知道治国。但是在下想问各位一个问题,我们这次打的如此顺利,是凭借的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