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玛雅神龙传第49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前堂其它地方是水银流过,但不是水漫金山式的,而是顺着刻痕缓缓流动。咦!这不是与长江黄河很相似吗?虽然有些变形!我记得长江黄河每次发大水都会改变通道,估计当时的长江黄河就是这个样子的了!这么看来水银模拟的是大秦帝国的江河、大海毫无疑问了。

上有日月星辰,中有文武百官帮助统治的滚滚红尘,下有山川河流,看来秦始皇死后还想继续在世时“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的极度权利欲了!可惜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短暂的偶然,待尘埃落定,谁都仅是一抔黄土!

前堂除了百官俑基本没有什么摆设,但后室就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天地了。后室比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台阶低三级,除了象征侍从的几个陶甬外还有左右两个耳室,里面都分层摆满了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瓷器和金银器,就像我们战利品博物馆。我看得两眼发直、口水直流,太精美了、太豪华了、太高贵了、太奢侈了、太激动人心了、太太太了!

虽然激动,但重点的重点是秦始皇的棺椁。从前堂看棺椁的台阶有九,南北阶宽约一米,东西阶宽约3米。九在古代是数之极,代表孤或寡的意思,估计与现代的孤寡老人意思差不多吧!我知道天子棺椁应该是柏木制的,虽说是说柏木可以千年不朽,但实际还需要验证。师叔看着探测仪器道:“郭盖木质,分七层。内层棺为铜质,下面中空。”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下铜而致椁”,不过嬴大哥也真是的!我们这么辛苦才来到他面前,他却又想做地老鼠了。

果然,在仔细观察下,在第八与第九阶梯之间有一圈细缝。我估计机关触发点在台阶处,因为保护棺椁完整是秦始皇最后的底线,连棺椁也遭破坏,逃入地下也只会徒惹嘲笑,这是骄横跋扈、孤傲专断的他绝对无法忍受的。

师叔从郭棺顶部垂下来,用连接钻杆延长的钻头连续在郭盖四角与中部打了七个深洞,应该都钻穿郭盖了吧!可惜了一块好雕刻。他用一个医用的内窥工具塞入孔内,看了好一阵子道:“机关应该在台阶处。”

他收回窥视工具,拿出一个小球带着的钢索,缓缓塞入孔内。“啪”的一声轻响,估计那头已经在郭盖内固定了吧?这个专业工具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是他自己设计的都不一定!他把七条钢索固定在一起,又用细钢丝连接,在拱顶安装了定滑轮、动滑轮,几下就把起吊的拉力减少到八分之一。然后我们退出墓室,退出地宫至司马道,我们可不想发生万一而被活埋。当然,中间的都有导向滑轮连接。

我吸了口气,成败在此一举了。我们缓缓****,师叔控制,他说加多少力就多少。没反应?那就再加!需要的力不是很大,都拉出三五厘米了,还是没有动静?看来我的猜测是符合事实的了!我们缓缓吊起5米左右,把钢丝固定住,然后按捺着激动彭湃的心境去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头西朝东,头戴金冠,身披珠玉,饰以翡翠,双手交叉叠放胸前静静地安睡着。我看到的估计身高1。75米、粗壮结实,但面目清瘦略显苍老。两道粗浓的剑眉,睁开眼睛一定虎虎生威吧!高高的鼻子是典型的北方人特征,两撇浓密的八字胡象征旺盛的精力,但薄薄的嘴唇据说是薄情寡义的代表。就是一具尸体也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威严与压迫,真有些千古一帝的威风,师叔好像有些不适应,垂下来又上去了。

按露出的来看尸体保存可以称得上完美,骨肉丰满没有脱水,脸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估计还是高浓度的汞蒸汽的功劳。那群头脑简单的学者就因为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且正值酷暑时节,后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才运回咸阳安葬,由此就肯定说什么只剩下一堆腐肉云云。事实不是摆在眼前吗?岂容狡辩!试想,秦始皇本身就是病中出巡的,随行的李斯就不作个万一而全备的准备?保存的方法?把尸体放入下层为水银的密封容器不就是了?

让我两眼放光的是里面的宝贝,身体旁边及各个部位都安放有玉器、金器、印章等,除了身上穿戴的金缕玉衣及金冠,其他都是小型的器物。我知道一般贵重的陪葬品都放在墓主的左肩和右脚部,不过凡是出现在郭棺的都是值钱宝贝没错,毕竟是他搜刮天下极品之中的极品!秦始皇果然没有象书上记载的某些墓主般口中咬着金块、手中抓着元宝的暴发户的俗气。

“我们带出东西去,被警察抓住会不会坐牢啊?”我问师叔。

“死刑!进入地宫就死刑!”师叔好像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长,以绝对肯定的语气回答。

“反正都是死罪了,那我们也不用客气了吧?”我以商量的口气道。

“入宝山岂有空手而归的道理,但做人不能太贪。”师叔笑着道。

“偷盗不好!我们把用不着的贵重物品与秦始皇交换怎么样?”我忍着笑道:“要不我问问他,他不说话自然是答应了。”

“哈哈”师叔大笑道:“好!我们就跟秦始皇作笔买卖。”

我严肃着对秦始皇道:“嬴大哥,我身上的都是好东西,你绝对没见过,不骗你的!绝对正宗的西德、美国与日本的精品。你说咱师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