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推门肯定是不行的,要么没动静,要么直接触发机关,没有第三种可能了,否则这封门就没有意义了。“幸亏厚度没上一米。”师叔拿着探测仪道。听口气他又要故技重使了,不过采用定向爆破打洞进入应该是上策,地宫防御设计者肯定料想不到这一招。
师叔早已动手了,还吩咐我准备9根4米左右的细钢丝,看来准备把切割下来的石块悬挂在空中了。他在右侧的门扉上部割出圆圈,然后在圈内对称打了八个洞,又在中间加了一个。他固定了铁膨胀与细铁丝,又在拱顶打洞了,虽然我也会这一套,但他不相信我这个嫩头。好了,通过9跟细钢丝已经把将要切割下来的石块与顶石牢固连在一起了,接下来就是看师叔爆破了。
我们退开到50米开外的细钢丝端点处,各自拿出两头胶木柄的短钢丝索搭在细钢丝上,万一有什么不测也可以飞速大逃亡。爆破点50米开外应该是安全区了吧?地宫防御设计者的目光不会洞穿2000多年的时空看着我们现在的样子而设计吧!
“咋”一声微弱的轻响伴随着“铮”的一记重响,在喷射的烟雾中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不由一阵的高度紧张。远远看到烟雾中的石块在作钟摆运动,但再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传来,应该是成功了吧?
我们小心翼翼回到封门处,立马吃了一惊,原来那一声异常重响是顶上其中一个铁膨胀拉出钻洞发出的,应该是那个铁膨胀承受了石块刚掉下时的巨大的冲击吧!元凶还在离地一米多处晃动着,幸好没接触到任何的墙体或地面,否则保不准又会出什么乱子。
师叔缓缓把头探入洞内,转动头颈往各个方向打量、探查着,好一会才道:“如果爆破没成功,我们可以回家割马草去了!”可惜我只能看着他的屁股听他的感叹!
师叔如泥鳅般缓缓滑入洞中,我也探头察看。奶奶的,这堵宫墙居然厚达20米,夸张得过分了吧?这肯定就是承受地宫上方来的巨大压力的墙了。头顶还有一道巨型的闸门,厚度竟达10米,虽然没看见这么连接的,但可以肯定正常的方法除了乱箭加身,绝对导致这道闸门下落。那么就算不死也不可能进地宫了,定向爆破也没用,怪不得师叔如此感叹。
为什么当初封墓时没把这闸门放下来封闭墓道?想想也有偶得,就是不知正确与否。既然秦始皇相信**可以不死,甚至还想着复活,那么这道闸门是绝对不能放下来的,我不以为地宫中还有任何能把这巨型闸门重新吊起的机关,导致这墙封闭只能是设计者确信地宫受到严重侵扰时。
前面又是一堵墙,但中间好像有一个回廊,因为我可以看见一条横贯东西的河流,莫非就是水银?汞度计上显示的证实了这个猜测。这该是模拟护城河了吧?那么前面应该就是秦始皇真正的内城了,也就是他的墓室。
跟着师叔爬出门洞,回廊宽20几米。咦!水银怎么是流动着的?我记得司马迁记载的地宫是“穿三泉”,大概是利用地下水作为动力的吧!但2000多年后的机关仍在发挥着效用?还真够让人惊奇的!
20几米宽的拱顶用整块条石横跨砌成的,而回廊高度明显比司马道高出很多,怕有15米左右吧,真是规模宏大啊!拱顶的浮雕完全不是司马道中含有宗教意味的物相了,而是取材自然界,不过表现的都是弱肉强食的画面。
师叔划亮了一支火把,侧墙还是彩绘,但上面的图案早不是什么大船小孩的了,而是表现战争的画面。一匹匹骏马,一纵纵士兵,以及箭矢乱飞,场面更是宏大,但火把照亮的范围更少了。我估计这是横幅巨画,不要是通道以东、以西直至墙角各是一幅才好,否则说出来还不吓死我?
按照师叔那幅挂图显示,与这个回廊相连的还有八个墓室,估计也是存储宝物的,不过这些等搞定了秦始皇再来打扫吧!师叔举着火把,在对面的通道口研究着,我爬着向师叔靠近。
“怎么会没有机关?”耳边传来师叔喃喃自语。我凑近仔细察看,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我心中一沉,最平凡的就是最危险的!什么都没有的机关,其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有了。再说这个通道虽然是石质,但墙是厚10多米的巨型精细夯土墙,里面安置机关最是适合了。
师叔又仔细查看了一阵,移步缓缓靠前。我总觉得隐隐有什么地方不对,忽然一种寒气的压迫感徒地直上脑际,我忙大喝一声“停!”师叔身子一抖,猛地停在那里。我以非常肯定的语气道:“不对,一定有情况,我感觉得到危险。”
他退后两步看着我若有所思,忽然猛地又划亮一支火把。光线徒亮,也没什么呀?我猛地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闪光,马上道:“前面好像有细丝。”
他把两个火把交给我,变戏法似的从袋中捞出一把不知什么粉末,呼的吹出。果不其然!10多米宽的通道横竖各布置着20多条极细的丝线,交叉还有两条,简直就像一面蜘蛛网。我不禁一阵后怕,手里一把冷汗,如果师叔刚才再前进一步,绝对触动机关。这里可是最神秘的墓室前,其结果绝对只有一个字:死!虽然我并不清楚机关发动的具体情况。在这种光线下师叔也没能发现?真是厉害到家了!当然除去我的火眼金睛。机关还不布置在门口,而是在容易忽视的通道中间?真是狡猾狡猾的有!
师叔呆呆看着,不知什么感想,怕也是冷汗直流吧!线不能切断,这可怎么进入?师叔长嘘一口气道:“奶奶的!差点把命留在这里。”他说着拿出一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