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为斩断了对青的情丝,万事便都已无所谓,所以才故意命阿君将我来东丹前已失贞之事传出去叫赤珠知道。因我昨日对她说的“因为他只喜处子,而你,是曾服侍过老可汗的人”,她一旦知道我的秘密,必定会向我报复。再加上今日宴席上的撩拨,到现在为止,一切尽如我意。
可我的心,为什么却似被生生剜出般疼痛?泪水从指缝间滴落,我慢慢贴着墙滑坐在地上,把头深深埋进双膝里。
有男人的气息撞进呼吸:“真真!”
是耶律楚!我以愤怒的手脚踢打他:“你走开!我不要看见你!……”他却不躲也不避。我发泄得气力用尽,他还是一动不动。
“原谅我……”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向我认错,我一时错愕,停下了动作。
“那些事都只有你知道。难道你把我当笑话说给律妃听?”我恨声控诉他。
他摇头:“没有,自令你侍寝后,我没有去过她宫里。”
我捂住耳朵:“我不信,再不信你了!”
他紧锁着眉,手按住我的双手:“夜深寒冷,真真你不要再同我治气。快随我回宫去,在宫里,你要怎样闹都可以。”
我攥紧他胸前的衣裳:“好,既如此,述律赤珠这般羞辱我,你杀了她!”
他骤然盯着我,半天没有回答。
我冷冷地笑,冷凭泪水肆意流淌,扭过头,再不愿看他。
他叹了口气,慢慢道:“我已令她禁足宫中一月以示惩戒。但她是父汗给我的人,我不能过于苛责她……”
我不想听他再说什么,爬起来就要走。他却拗住我的手臂,大力把我按在墙上。我们的身体紧紧地贴在一起,紧得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火热的欲望。
“你还要怎么样……你对我做得还不够吗?……”我哭起来,徒劳地想反抗他。
他紧紧地搂着我:“别叫我做我做不到的事!”
“那什么是你做得到的?你一言九鼎,却管束不了自己的妃子,更封不住这天福宫里悠悠众口。只怕明日我的事就要传遍宫廷,你要我情何以堪,不如死了干净……”
他以霸道的吻封住我剩下的话语,一直侵占到我僵硬的身体瘫软下来,才离开我的唇,轻声道:“不许再说这样的话。”
我努力使自己的声音更加凄楚:“公主死了,我身边的人都死了,只留下我孤零零一个人。大汗的宠爱是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你去出征,我要怎样面对这陌生的一切,你带上我吧!”
“不行,”他说,“岂有行军打仗带着家眷的!”
我又哭泣起来,声音像呜咽的风声:“别留下我一个人,求求你,别扔下我……”
终于,他无奈地投降:“好吧……把你打扮成个小子带着,但是绝不能在军营里乱跑。”
紧紧地抱着他,我徐徐舒出长气。这胜利须得这般作践自己,实在来之不易。
第三十三章平叛(上)
我坐在耶律楚的马车里,身上穿了套改小的近身侍卫服,将自己扮成一个大男孩的模样,心里始终忐忑不安。这几日他都在前朝议事,疏远了不少。此去扶余,也不知到底情况如何。
掀开车帘仔细观看,三军已列阵。士兵一色乌黑铁甲,头戴貂帽,用貂裘束甲,腰挂箭袋,手举鹰旗。数万人马此时默然肃立,竟静悄悄一声不闻。军纪如此森严,果然是令大周深为忌惮的黑鹰军!
耶律楚骑一匹玄黑色高头骏马立于阵前,也穿一身黑甲,头戴黑色缨盔,盔的中央嵌着一只黑鹰。滚金色皮毛的窄黑袖,袖口以金带束住,身后披风襟中缀满华丽的珍珠,使他看上去威风凛凛而又高贵异常。
以青牛白马祭过天地,耶律楚纵马跃上高台,鞭响三声,对众将士大呼:“渤海无信,先降后叛。今以大军讨之,誓荡平反寇,血洗扶余。活捉那王北无耻小儿之日,再论功行赏,与诸将痛饮!”他声如洪钟,气概豪壮,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抬起线条刚硬的下巴,双目中放射出如狼般噬血的冷光。下面的千万兵马一齐振臂狂呼,声势震天。突然,几万人马一齐行动,顿时,黑云沉沉,尘土飞扬,大地剧烈地轰鸣。骑兵神速,日进百里,不过三日,已逼近扶余城。
他雷厉风行,扎营后即召诸将议事。我自侍立一旁阴影中,尽力消融存在感。幸诸将只当我是贴身侍从,倒也并不多加注意。
帐中央火堆熊熊,照得如同白昼。众将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耶律楚身裹紫貂,坐在主位,向众将道:“此次平叛必须速战速决。东丹初立,国内不稳,这是周朝最乐意见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不能不防。”
旁边一白须老将道:“不知这扶余城里叛军如何用兵?”
耶律楚看着铺展在中央的行军地图:“王北守扶余城必不出三策。持城死守,坚壁不出,此为下策。沿途建立壁垒屏障,层层防御,此为中策。临城前忽伦河而防御,半渡而击,此为上策……”
正说着,帐外已传报进来一名青年将官,向耶律楚低头拱手道:“大汗,三批探子俱已回,都报扶余城门紧闭,城上戒备森严,列兵甚多。”
耶律楚道:“沿途可查探清楚?”
那小将道:“沿途并无设防。”
边上一黑面彪形大汉欢喜得以手击地:“看来王北决心要做缩头乌龟了!”众将大笑。那白须老将也抚掌笑道:“这般最好,可速决之!此次出征,若王北沿途袭扰,临河防御,步步为营,我等倒头痛要拖上许多时日了。”
耶律楚脸上却不见有什么表情。他淡淡地传令:“明日围城,诸将听令!”
声音并不响,但众人刷地一下全立起身来,帐中鸦雀无声,只有耶律楚朗朗的声音回荡。他先将令牌依次发放给诸将,一一嘱咐,众人无不恭敬从命,连那白须老者也是毕恭毕敬。他这般年轻,在军中威望竟这样高,果如萧史所言,是大周之患,叫人隐隐生出不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