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云周岁开始,李飞每天都到东边的蒙帝斯山上去采一种叫做“闪星草”的植物,熬成浴汤,每天都要把李云泡两个小时,再由孟香兰以针灸之术为他全身经脉散去杂气,就这样连续做了一年才停下。当然,其间李云也曾哇哇哇的表示抗议(他也只能哇哇哇的啊!),可是李飞表示,这个事情是经过全家民主投票表决过的:李飞与孟香兰同意,李云反对——二比一——投票以多数同意获得通过,所以抗议无效!
李云三岁,开始启蒙,读书写字。
“爸爸,你是不是个好人?”
“你爸爸我练武修身、治病救人、相妻教子,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损人不利己的事更是不会去做,也没有做错事,当然是个大好人了!”
“爸爸,那打人是不是不好的?”
“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是可以讲理的,打人当然是不好的啊!”
“那,爸爸你昨天打了我,你不能算是好人吧?”
“好人有时也会打人的!而且你昨天又不听话做错了事我才打你的。”
“可是,你没有告诉我那样做是不对的啊!这是不是书上说的‘养不教,父之过’啊?”
“这……”
“爸爸有了过错,还是好人吗?”
“噗——”正在喝水的孟香兰一口水全喷了出来:“你果然是连个小孩子都没办法的啊,嘻嘻~~~”
李飞气结。
五岁。李云开始扎马步,每天早上鸡叫三遍时就起床,踏着凌晨的露水去村南的一个小山上,那儿有一块很平整的石头,先按父亲所教做九个循环的吐纳。然后扎马步半个时辰。这个时间随着李云长大也逐渐增加到一个时辰。李家大院内多了两个三九二十七根木桩的阵,两个阵一高一低,疏落有间,一个是用来练习闪桩的,另一个是用来练习踩桩的。李云每天走桩一个时辰,风雨无阻。让李飞感到欣慰的是,李云虽然有些贪玩,但是从不因此误了练功,更从不故意逃避。
下午是小应龙最开心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疯。嗯,短短的一年间,他就得到了极大的经验:三次锻炼攀岩运动上得去下不来最后不得不让李飞去抱下来、六次在周边的山上差点迷路而成为山中猛兽的点心、四次差点在蓝溪中去见了传说中的龙王、不计数次去丈量树的高度不成功但是成功地测试出树根周围泥土的硬度并得出一个附带结论:用屁股着地很痛、但是用别的地方着地很不安全同时疼痛也没减少。还有一次在黄昏时装鬼吓小伙伴,却被小伙伴的尖叫声给吓得连滚带爬的躲回家里的门后……
一年以后,功课如常,只是加上了医学基础。
李云每天晚上都要和妈妈学着辩认人体的穴位、奇经八脉等。白天则经常与李飞一起爬蒙蒂斯山,采摘各种各样的草药并熟悉它们的作用。小应龙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好象天生就有一个能分辩出各种草药味的鼻子,经常能问一些连他父母都没法回答的问题。而且经常给一些药方做自己的改进。
“云儿,你怎么把这个方子里的人参改成了黄芩了?”
“用黄芩代替人参,只是在药效上差了一点,但是,人参很珍贵、稀少,而且价格昂贵,书上不是说了:‘医家一枝参,穷人半年粮’吗?改成黄芩药效是弱了一点,可是,应该可以给他们省下不少钱吧……而且,书上说了,人参的产地比较少,黄芩却是到处都有。”
“云儿,这些话是谁教你讲的?”
“没有人和我讲,我看了葛仙翁*的书后有点想法而已。”
李飞、孟香兰相顾骇然:这就是年仅六岁半的李云的真实想法???也许,李云的将来做个医生比做个武者会更有出息吧!
*注:葛仙翁,真名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晚年隐居在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他在广东编著的《肘后救卒方》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
第二章众兵破枪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秋去冬来,冬走春到,转眼李云已是八岁了。由于长年坚持练武,再加上营养调理得法,八岁的李云长得比同龄人高出了近半个头,略显古铜色的皮肤显示着健康的色彩,一头从来不曾剪过的长发随意的束在脑后,再配上传承自他父母亲的微笑,小小年纪就给人一种厚实、稳重的感觉了。
这天,刚刚扎完马步的李云,看见李飞手拿一堆兵器走了进来,不由得高兴的问:“老爸,是不是要教我十八般兵器了?”
李飞点了点头,说:“不错,你的基础已经打实,从今天起,你要开始习惯各种兵器与奇门武器。”
“习惯?!我会用心的,爸爸。”
“那么,我们就从刀和剑学起吧。”
“剑为百兵之神。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发展,剑现在有很多种,但就大体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重剑和佩剑。重剑主要用在战场对阵,有一些天生神力的也使用重剑。佩剑是方今比武或决斗时多使用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剑,都是以劈、刺、挑为主。在大陆上甚至有一种细剑已经完全改进成了只宜直刺不宜直劈横架了。无论是哪种剑,实际上更注重的是技巧而非蛮力。
“刀则不然。作为兵中之霸的刀,无论是战阵还是对决都可以是主要武器。相比于剑的以劈刺为主,刀是以劈、削为主的兵器。在战阵之中,带有弧度的刀可以在一掠而过的同时快速抽出,为下一次攻击做好准备。用刀讲究的是快与力,有时候,百巧不如一力,百力不如一快,这一点,要等到你长大后,才能慢慢的去体会。
“其余如戟、鞭、斧、锤、锏、钩、矛等兵刃,或以力为主,或以技为主,但都脱离不了一个基础:那就是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