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FS工商银行中,所有的员工都面临着贷款的压力。和拉存款相比,发放贷款显然也不是一件舒服的差使。并不是说你随便拉个企业或者个人,行里就允许你给他发放贷款了。而是这个企业或者个人必须通过工商银行信贷管理考核机制,这里面的核心指标有两个,一是一是贷款额度,二是风险度。这就决定了信贷员喜欢围着信誉好、效益好的大企业转。因为这么做既安全又省事:没什么信贷风险,同时,一笔贷款就可能完成了一年的额度。
但是FS地区就这么大,能发放贷款的企业也不止工商银行一家,信誉好、效益好的大企业凭什么要到你工商银行里贷款呢?即使到工商银行贷款,凭什么我要到信贷员张三这里贷款而不去信贷员李四那里贷款呢?
于是围绕着信誉好、效益好的大企业这样的优质资源,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往往展开激烈的竞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最后,贷款指标当然是落在手段最高明的人的手中。
有些大企业更为聪明,他们面对多家银行的竞争谁也不得罪,全部都答应下来。但是贷款批下来之后他们并不去实际提款。只要不去提款,就不算真正贷款出去了,银行就无法计算贷款利息。这时候往往需要银行进行所谓的“二次营销”,大企业才会去将贷款转到企业的帐户上,贷款才会真正完成。
有一次白行长去参加一个FS市组织的企业家联谊活动,在活动上有位因为贷不到款的企业家发牢骚说,现在银行是大爷,企业都是孙子。当时白行长顶了他一句说道,那是因为你的企业效益不好。假如你的企业效益好,那么你就是大爷,银行才是孙子!
任氏企业作为FS企业界的后期之秀,在九五年下半年以火箭般的速度奇迹般的冒了起来。因为任氏企业的基本帐户开设在FS工商银行石湾支行,所以任氏企业的帐户上存款余额激增的信息早就反馈到FS市工商银行的领导层了。
白行长等FS工商银行的领导或者自己的客户中竟然忽然冒出一个优质客户,立刻如获至宝,他们指示信贷部一定要把任氏企业拿下来。于是工商银行信贷部的主任带着两名骨干信贷员,从九五年十二月份起,几乎每天都要到任氏企业的财务部拜访财务经理蒋春一次。只是对任氏企业来说,自己帐面上的现金余额就有十多个亿,又有什么必要去贷款呢?况且,工商银行这哪里是贷款支持企业的发展啊?这分明是是来企业分钱的,他们想通过贷款利息来分走任氏企业的一部分利润。所以蒋春毫不客气的回绝了他们。可是这个信贷部主任仍不灰心,仍是坚持每天一趟拜访,风雨无阻,几乎快把任氏企业财务部的门槛都踏平了,搞得现在蒋春一看见他们过来,立刻借口自己有事情,就躲了出去。因为这些事情属于财务部份内的事情,对任氏企业的经营几乎没什么影响,所以蒋春并未任超凡汇报这个情况。
后来这个信贷部主任看无计可施,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向白行长诉苦,说向任氏企业发放贷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白行长当即就大发雷霆,将信贷部的人破口大骂一顿。可是光骂手下也不是办法啊,自己还得想办法搞定任氏企业啊。最后他通过别人打听到任氏企业和英牌陶瓷有限公司属于商业合作伙伴,而白行长和英牌陶瓷有限公司的老总万克俭又是多年的老关系了,因此才老着脸皮托万克俭将任超凡约出来,看看能不能通过万克俭的交情将任超凡搞定。
……………………………………………
强烈推荐:《移魂2005之起点风云》作者:龚文
链接:2552。***。***/showbook。asp?Bl_id=43527
第一卷人界奇遇之商业大亨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上掉下贷款来(二。下)
更新时间:2009…8…3116:13:42本章字数:2207
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是啊!超凡老弟,白行长很关心私营企业的发展,今日专程上门给你送贷款来了。”万克俭笑容满面说道。不过他心中却在对白行长破口大骂,这个老狐狸,什么事情不好托自己,偏偏托自己劝钱多得都数不过来的任超凡到工商银行贷款去,这不是诚心找不自在吗?不过万克俭也没办法,当初英牌陶瓷有限公司上第二条陶瓷生产线的时候资金短缺,正是当时还是副行长的老白大力周旋,才替英牌陶瓷有限公司贷来了九千多万的贷款,使英牌陶瓷有限公司的第二条生产线起死回生,并在当年投产,赶上了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三年Z国那一波基建高潮,狠狠地赚了一笔。所以今日无论如何,万克俭都要还白行长这个人情。
“是呀是呀。”白行长也满面堆笑:“任氏企业作为FS私营企业的楷模,我们工商银行自然是要大力支持的,这样符合中央的一贯政策啊。任总,我这次给你准备了五个亿的贷款,你看够用不够用?”
“什么?五个亿?”任超凡听得眼睛都直了。假如早上个大半年,别说白行长给任超凡贷上五个亿的款,就是给任超凡贷个十万块钱,任超凡宁愿当场给白行长磕三个头。可是现在,呵呵,任氏企业现在还需要什么贷款啊?他心中微微叹息,为什么这社会上喜欢雪中送炭的人没一个,爱好锦上添花的人却一大堆呢?
“白行长,谢谢你对任氏企业的支持。”任超凡礼貌地回答道:“只是任氏企业目前不需要贷款,假如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我一定会劳烦白行长的。”
白行长吃了任超凡一个不软不硬的闭门羹,却并不气馁,毕竟是几亿元的大生意,仅仅指望一两句话就搞定确实不太现实。他朝万克俭使了一个眼色,万克俭立刻心领神会。
“小弟,你去拿两箱啤酒,顺便叫个妈咪过来。”万克俭对VIP包厢中的服务生说道。
那服务生躬身道:“好的。请问先生需要什么牌子的啤酒?”
“白行长,你看呢?”万克俭征求白行长的意见。
白行长摆摆手说:“老万,今天我只负责买单,要喝什么点什么你做主就是。”
万克俭说道:“也好,那就来两箱喜力吧,冻的!”
在珠江三角洲一带,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