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张升夫妇二人在这山野乡村结庐而居,本想着求取不了功名,就把祖上的田土卖了,心灰意冷躲到这里来生个子嗣,也好对祖宗有个交待。不想最后却成了这般光景。亲生不成,倒也捡了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勉强得了个安慰。这些年来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却也过得。
第二天沐风随爹娘上了西岭山。西岭山上有个道观,是当时修真界中一个小门派西岭门的所在地。据说观中有个名叫观天道长的,很有些能耐,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沐风早就想上山玩耍,奈何年岁太小,爹娘一直没有允许,所以昨天一听爹娘要带他上山,不由欣喜若狂,临走时还不忘把鱼蛋塞进怀里一并带去。
远远地就看见云雾中有座宏伟的道观,青瓦红墙,屋顶八角,屋檐呈飞鸟状,十分威武。张升夫妇二人带着沐风走上前去,轻叩朱红色的山门,“呼啦”一声,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士开门走了出来。张升夫妇说明来意,小道士遂引三人走入内堂。一路上沐风左看右望,闻着满屋的檀香,有些心神陶醉,心里暗道:“这里倒比山下有趣得多。”
坐了盏茶功夫,一个仙风鹤骨的道长手拿拂尘走了进来,自称观天,张升夫妇赶紧见礼,恳请仙长帮忙医治爱儿。观天道长摆了摆手,眼光落在沐风身上,手微微发抖,大吃一惊,心中暗道:此子竟然象传说中的九阳之体。观天道长右手掐了个法诀手指微微前伸,但见一股淡淡的白气从沐风的眉心钻进体内。沐风顿时觉得身体一阵绞痛,不禁眉关紧锁,冷汗直冒。但他却咬紧牙关,一声不哼。观天道长见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心道:此子果真是世间罕见的九阳之体,而且性情坚韧,将来必非池中之物,可惜经脉不畅,似乎被一种阴邪之法锁住了经脉。
观天道长收了功法,微微闭着眼睛,沉思道:“如此良才美玉,若能收归我西岭门下,定是我西岭之福了。”
第二章黄毛老怪
第二章黄毛老怪观天道长拿定主意,正待开口,坐在旁边的张升已然神情紧张地问道:“仙长,风儿可有救吗?”
观天道长捋了捋银须,缓缓睁开眼睛道:“不瞒施主,这孩子中了邪气,贫道一时之间也查不出究竟来,可否让贫道收他为徒,也好有时间给他慢慢症断?”
张升本想早日治好儿子,然后让他好好念书,将来或许能金榜题名,一来光宗耀祖,二来了结自己求取功名的一桩心愿。时下却听观天要儿子学道,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转过头来看着妻子。张妻想到儿子这般幼小,又怀疑道长徒有虚名,委实不肯把儿子送出去,不禁紧紧地拉着沐风。张升看妻子这般舍不得风儿,于是大着胆子说道:“仙长美意,小生心领了,但小生中年得子,实在不忍心让他离开家单独在外修行,不如假与时日,等风儿长大一些,再亲自送到仙长观中吧。”
观天道长修道也有三百年之久,一眼便看出了张升夫妻的想法,想想因果有缘,自是强求不得,虽然颇有舍之不得的心意,但也不能强夺,来日方长,或许以后还有机会。于是,观天展露了一些笑意,伸手拉过沐风,抬头却对张升道:“贫道虽然一时无法化解他身上的邪术,但可以送上几粒贫道炼制的生阳丹,足可以保他体质强壮。”
张升夫妇心下大喜,双双给观天道长作揖,又见天色渐晚,遂带着沐风欢天喜地下了山。
一家人下到山脚,有说有笑走过明月湖,此时天已渐暗,月上柳梢,微风拂面,湖面微微泛起波澜,月光洒在湖水上,点点银光从水面反射而上,如此良辰美景,张升忍不住想高歌一曲。
忽然一阵阴风扫了过来,远处传来几声“嘎嘎嘎”的阴笑声,紧跟着一个高大的人影落在张升一家人面前,张升夫妇为之一惊,沐风一双星目圆睁,但见此人尖脸阔鼻,贼眼滴溜溜转过不停,一头散乱的黄发半掩在脸上,身着黑色长衫,一副凶神恶刹的模样。笑声刚落,一个嘶哑的声音传了过来:“哇,小子,九阳之体,老子终于寻到你了,乖乖,跟为师学天地魔煞功去吧。”
张升夫妇哪见过这等凶人,顿时呆住,沐风却挺直了瘦弱的身子,上前一步大声说道:“你是何方妖人,小爷何曾拜你为师?”
那人不怒反笑:“嘎嘎,小子你不光是九阳之体,还有如此胆识,我黄毛老祖果然没有看错你,八年前要不是那个花媚妖娘,老子早就把你抢到手了。嘿嘿,今天遇上,休想再跑出老子手心。”
说完一只大手抄了过来,随着沐风一声大叫,妖道已挟着沐风眨眼间升到了半空,快如流星一般消失在夜空里。
张升夫妇吓得两腿打颤,猛然才明白过来,沐风被恶人抓走了,当初风儿原来是被这妖道抢来后不慎掉进湖里的。心中急怒交加,立时晕倒在地。
那黄毛老祖一路往东急飞,沐风只觉冷风扑面而来,寒流袭进脆弱的身子,抵抗不住,昏了过去。
沐风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地上行人渐多,不知不觉到了天南国有名的大城奇野。奇野城是天南国第二大都市,有人口八十多万,背靠青山,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从城中急流而过,街上人流如织,因是和平年代,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黄毛老祖飞了一夜,遂拉着沐风停在了路边,一来略有些疲惫,二来天南国正道修真人士较多,虽然自恃功力高强,但也不敢太过夸张,再说好不容易才抓到这个九阳之体的小子,若有闪失,只怕会后悔不已。他“嘎嘎”地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