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秀六年九月初,承安与刘止战于凤江支流砚江。双方船舰各自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接连五日,自晨曦初露击鼓,到日暮西山鸣金,激战不休,江水尽赤。
华煅自观影琉璃珠中看到战况,也不禁骇然,谓薛侯曰:“不过几月,悠军水师精进若此,雷钦此人,不杀不足以泄愤。”又曰:“承安以骑兵大将出身,在水面却如履平地,杀戮如无人之境,赵靖之知人善用,可见一斑。”
华煅在上游以小船载火药柴薪,命死士划之,冲入悠军舰队引爆,悠军伤亡惨重。刘止追杀雷钦,雷钦身负重伤,被承安救走。为保雷钦性命,承安当机立断,下令撤军,退回香扇渡。
仁秀六年九月,钟回在清州以南大退秦必军,又不知怎地绕到他的后方,烧了粮仓。秦必不得不顺凤江而上,绕路到达沅州,与悠军主力会合。
仁秀六年七月至九月,承平与孙统在石磨山一带周旋。
华煅自在石磨山以西照霜山驻营。明月当空,山影憧憧。辅国大将军登山遥望,前方开阔,二十里外孙统大营隐约可见。脚下火光连成一线,却是木车源源不断的将弩箭运到孙统大营。
华煅负手而立,问楚容带刀:“黑羽军箭阵与孙统军狭路相逢,孰优孰劣?”楚容见多识广,答道:“孙将军并帐下箭法无双,然王承平所带黑羽军配合娴熟,进退阵法莫测,双方各有所长。王承平还真是赵靖左右臂膀。”
华煅微微一笑,没再言语。
----
正文踏烽险(二)
更新时间:2009…12…1415:06:00本章字数:4838
(二)后发
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天空明净得没有一丝云彩。芦苇荡沼泽地里,野鸭们正懒洋洋的围成一圈。马蹄声由远及近,为首一个胖子正忙着赶路,看见野鸭惊得慌张飞起,不由勒马,从身后箭筒里取了两支箭,先后搭在弓上觑准了,嗖嗖的两声,野鸭应声落下。那人转头对身后人道:“找到了赶快送过来。”一面又扬鞭打马去了。
到得军营里,他跳下马把鞭子一扔,大步流星的走向大帐。守在栅栏前的兵士见了他,背挺得更直,大声道:“王将军。”他笑了笑,道:“靖将军可在?”里面已有人笑道:“承平,你在门口罗嗦什么?”承平哈哈一笑,径自走进去。赵靖正懒洋洋的躺在那里,手枕在脑后,眯着眼睛,见他来了,指了指一张椅子,才翻身坐起。
承平还是行了礼方坐下仔细端详他,见他下巴上胡茬长了一大片,然而气色奇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由笑道:“我就知道,将军怎会所谓忧心如焚,夜不能寐。”赵靖大笑。承平屈身向前,将石磨山情形一一讲给他听。
正说到兴头上,外面小兵大声报:“靖将军,王将军的野鸭送到了。”
承平喜道:“还真快。”一面看自己的战利品,打的是两只肥胖雄鸭,羽毛光滑稠密。赵靖扣了扣桌子笑道:“忘了这事。倒怠慢了你,到我这里饭都没得吃,还要自带。”承平笑道:“路上顺手。想着叫他们一只红烧,一只炖汤。”说起来,终究是饿了,吞了一口口水。
赵靖一边笑一边命人进来:“先给王将军上两个馒头垫垫。把那两只野鸭收拾了。”见承平似有千言万语,又道,“你叫伙夫长进来。”那小兵抿着嘴不敢笑,低着头出去,到了门口终于噗哧一声破了功:悠军里谁不知道王承平将军唯一的嗜好就是吃。
过了一会,伙夫长匆匆赶到,承平仔细叮嘱了如何下料,如何掌握火候。末了小心翼翼的将野鸭身上两枚色彩斑斓的尾羽拔下,揣在怀里道:“给我家闺女留着。”才让人拿走。然后拿起一个馒头,边吃边继续说。说得差不多,野鸭也被端了上来。赵靖命人去请冷延。
冷延一进大帐,就看见一个身形如山的人正盛了簸箕大小一盆米饭放在面前,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大哥你再这么吃下去,你那匹马怎么受得了?轻功也要打了折扣。”
承平笑眯眯的转头招呼:“别白操心,快过来。好心叫你打牙祭。”冷延对赵靖行了礼,一掀袍子坐下,看那野鸭做得色香味俱全,也食指大动,盛了一大碗米饭。
承平看着他脸上的伤疤道:“罗军医真是妙手回春,那么大那么深的伤口,愈合成如今这样当真难得。”冷延嚼着一块鸭子,抽了抽嘴角:“我是带兵的,脸上有疤也没什么了不起。”
承平玩笑道:“话是这么说,不过你将来也要娶媳妇儿,不怕把人吓跑了?”冷延有些气恼:“那些丫头们腻歪得紧,谁要娶她们?”夹起承平最爱的鸭屁股咬了一大口。承平在诸将中年纪最长,一向宽和,诸将以兄长视之。冷延比承福还小了两岁,所以见到他也从不约束自己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