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挥手打断吴诚的事情介绍,出声问道:“慢着,能不能先帮我说一下,最近一个月里,长安城里都出了哪些大事?”
“公子最近出去办事去了吗?”韦武德问道,“我见公子的生意做的那么好,还以为公子一直都在城里呢。最近一个月里,城里倒是发生许多事。多少年来发生的大事也没有最近一个月多。”
“都有哪些?”
吴诚接话道:“说发生的大事,首先从一个多月前说起。”田中尘和如晴,都侧耳倾听,两个人都身怀任务,知道收集情报的重要性。原本太子打算去朱三彪那里听取情报,此时遇到四大帮派开会,自然顺便问了出来,毕竟四大帮派扎根于草根阶层,很多事他们知道的或许比朱三彪还要多。
“提到这一系列的事,除了与公子你有关,还和两外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风光无限的吴常戎,吴大人。”吴诚说吴大人时,口吻并没有多少尊敬,他隶属林雨贤,出于林雨莹被赐婚给吴常戎的事,他对吴常戎这位本家,没有多少好感。“事情的一切都要从吴常戎认识太子殿下的那一晚说起。”
如晴听到这里,兴趣上来了,她偷看田中尘一眼,见他一脸无奈,没有一丝兴奋,顿时心中生出无尽的惊讶。
“那一晚,太子殿下去漱玉轩,是为了宠幸漱玉轩的当家红牌齐媚儿小姐。谁知道阴差阳错,在太子到来之前,齐媚儿已经被人抢先一步得去。这个敢于太子争女人的人,就是吴常戎。”
如晴好笑的看了田中尘一眼,田中尘凑近她耳边,轻声解释道:“事情不是这样的,那天我去只是为了睡觉。唉,这一件事解释不清楚,反正并不是传说的这么一回事。”
“你说我会相信你吗?”如晴低声回了一句。
田中尘不理会他,继续听吴诚叙述,他对如晴的一番解释中,吴诚已经说到了吴常戎舍命救下太子了。
“吴常戎关键时刻的表现,让太子把他引为第一心腹。派他独身前往河北,担任抵抗女真大军的重任。在吴常戎离开长安的次日,朝廷几乎翻了天。朝中大臣无不为太子的草率而气恼,更有甚者,几位大臣对皇上进行死谏,要求皇上另派人选,或者派太子亲自去河北主持战事。当然,除了朝堂上乱作一团,便是城里的百姓也都乱作一团,不少百姓传出大康将亡的谣言,这是第一件大事。
那几天里,除了长安城,据说大康其他地方也都人心惶惶,吴常戎这个青楼出来的太子心腹担任钦差,让所有人都对大康绝望了。不少地方的官员甚至不再遵循皇命,一味的招兵买马,扩展自身的实力,等待乱世到来临。
也就是因为整个大康几乎乱作一团,于是出现了第二件大事。皇上被太子气病了。
为了安抚人心,皇上当着众多大臣的面,许下太子将会亲抚边关,主持战事的决定。但因为后来太子坚决不从,不愿去河北战场。有一次皇上还派人把他绑出了长安城,出城后他又逃了回来。由此可见,太子的决心有多大。由于他宁死不去,所以皇上对大臣们的承诺无法兑现,脸面无光,心焦气躁,顿时一病不起。”
听到这里,田中尘哭笑不得,他有点同情这位皇上,征战半生,治理国家这么多年。算的上一代英豪,却因为一个废物儿子,致使晚年凄惨。对于这位废物太子,他确实一点话都无法说,想到这位太子,他便会感觉到全身无力,他真的被这位太子的无能打败了。这事他是第一次听说,当时他在河北战场,每天都在厮杀中度过,这些事情他之前一直都不曾听说过。或许王月痕知道这事,但她一直忙于河北重建的事情,闲暇时也是与他谈情说爱,没有时间提起这事。
“皇上重病这事原本瞒的好好的,不知是哪个人从宫中把事情透露出来了。消息出来后,城里和大康其他地方顿时翻了天,百姓现在唯恐皇上驾崩,如果让太子成了皇上,大康将会永无出头之日。而地方官员则忧心的人有,高兴的人也有,据前几天有一位外地来的商人说,他们家乡那边距离长安五百里路,县衙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准备迎接乱世了。”
吴诚说到这里,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其他三人也随他一声长叹。虽然他们都是市井草莽,但也都是爱国之人,见大康未来一片黑暗,都是忧心忡忡,只是无能为力。
“吴常戎得胜的消息传来后,对事情的影响是不是好一点?”田中尘问道。
“好?”吴诚说到这里,似乎想起什么,他探身往前凑了一点,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些话公子千万不要说出去,现在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事,但还没有多少人敢说出来。百姓们谈论,也都是暗地里说。”
田中尘点点头,吴诚继续解说道:“吴常戎得胜的消息原本是好事,对岌岌可危的朝廷来说,可算的上一把救命之火。唉,谁也想不到太子能做出那样的事情?”
“什么事?”田中尘的心提了起来,这位废物太子的行事风格很诡异,绝对无法常理揣测,太子行事总是会把事情引向最糟糕的一面,来以此显示他废物的本性。
吴诚苦涩的笑了笑,其他三人也一脸灰白,屋中顿时笼罩愁云惨淡。“以前,太子虽然胡闹,但也仅仅停留在胆小好色上,在吴常戎得胜消息传来后,他表现了另外几种让人恐惧的性格。”
“什么性格?”这是如晴问的,她现在也惊讶于世上会有如此废物的人。
“好大喜功,气量狭小,偏爱打击报复。”吴诚撇着嘴角说道,看得出,他对这位太子不屑之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