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一代大侠“九州王”沈天君,原著中对你的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可以看的出你是个真正的大侠,但愿你能相信我的话,并想出一个办法来揭露这个阴谋,沈浪的才智举世无双,希望都是遗传自你的基因的。
如果你不上衡山,如果你有法子破了这个阴谋,那么沈浪也不至十岁就流浪江湖,我们彼此的人生将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我或许就可以把他也当成前生的梦想一般,只在心中想象,却不必忍受情感的折磨了。
“小姐,回去吧!大家都在等着呢?”罗长风在身后轻轻提醒道。
“恩,我知道了!”
今天是八月十四,中秋的前一天。
今天的中秋我原本已计划了许多节目,来令这些长年训练的孩子开心,只可惜现在他们只能在路上过这个原本可以快快乐乐的中秋了。
最后一眼望了望马车离去的方向,群山已被四起的暮色笼罩,再无半分马车的踪迹了。我收拾起自己的心情转身下城楼,走吧,既然已经去做了,再担心也没用,若是让开心坊和花茶阁的众人看出我有心事,岂不是扫兴的很?
来到花茶阁,阁楼的门面早已打扫一新,依着风俗重新装饰过了,每一个檐角处都高高地悬挂着一串红灯笼,楼台的围栏处也都系满了彩绸,大门处琉璃花灯更是晶莹耀眼精致绝伦,便是连门前挂着的停业牌子上,也绑了一朵纱绢花儿,充满了节日的欢庆味儿。
这个时代中秋赏月之风颇为盛行,有钱人家一般都在家中设宴笙歌、举办什么诗会、酒会、菊会等文雅的节目,而普通人家则流行到酒楼茶楼聚会赏月,逛逛灯会猜猜字谜,考虑到这一天花茶阁的生意定会比平时好很多,而且我也不一定能有空出来,因此月初时,我就特意吩咐今日下午停业半天,准备和大伙儿一起提前过中秋。
转过绘了众蝶戏百花图的屏墙,进到院中,只见几十个大人小孩都在井井有序的忙碌着,最后一次检查着联欢晚会的场地布置,数十条长长的彩带纵横交错地搭织在院落的上方,彩带的下方则挂满了各式的灯笼,灯笼的下面则是一张张提满了各样的灯谜的花笺。
院落中央的八仙桌上,拜月的祭品和瓜果已摆妥当,旁边两侧的长桌之上,各样吃食也已准备齐全,当然还少不了各类的花茶饮品,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因这节日可笑容洋溢,红扑扑的可爱之极,欢笑之声更是不绝于耳,端得是热闹非凡。
我的到来自然又少不了引起一阵哄闹,迎着面前一双双兴奋地闪闪发亮的眼,我不由地也很快地被感染,便是罗长风英俊正经的脸上,也挂上了一丝笑容,终加入到众人的节目中去。
只是,我分明地注意到,江修君和小癞的弟弟脸上虽然也有笑容,可望着明月的时候眼中分明含着深切的思念,他们原以为这个中秋能和自己的哥哥团圆,没想到却失望了。
我暗叹了口气,重新换上无邪的笑容,示意书儿和我一起将两人拉进游戏圈子里,今晚你们的哥哥都在为整个天下的安危而努力,就让我来陪你们度个这个中秋节吧!
自从六十九名孩童全部出发后,我的心就一直悬在空中,各式疑问和担忧在喧闹散场时蜂拥而至!
他们能不能安全地到达?能不能顺利地贴完传单?会不会不小心被柴玉光等人发现?我虽有一些先知的优势,可是对于这个陌生的江湖来说,我却是一个再嫩不过的小雌儿?这个笨法子,会有效果吗?
虽说大伙儿都已乔装打扮,而且为了防止引人注意,临行前我再三地嘱咐他们,务必分批进入衡阳地区,尤其是接近衡山之时更要化整为零,以游击方式行动,但一个个不安的念头却依然如毒蛇一般缠绕在我的心头,仿佛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狠狠地咬上一口。
这些疑虑和担忧困的我坐立难安,睡也睡不安宁,当时情况紧急,时间又那么紧迫,我才想了那么一个笨法子,唉——只是现在人全都已出发,我就是后悔也无用了,只能每日时时关注有无消息回来,看情况再另行做对策了。
前世交通发达,从杭州到衡阳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也不过坐二十小时左右的火车就可以到达,可在这主要还是靠车马的时代,道路又不是很畅通方便,便是快马加鞭也至少也要数日时间吧?更何况此次基本上都是些孩童,路程上难免会稍微慢一些。
熬了十日后,衡山附近的各城镇终于相继有飞鸽传书回来,皆是“PA”两个字母,平安到达就好!我这才略略放了点心,可随即却又更紧张了,每日里都在暗暗地祈祷,小心啊,千万要小心啊!可不要让别人看见了?
如此提心吊胆地又过了两日,才又等到第二轮的消息,言道传单都大已贴出。我原想让他们就此收手回来,但丁伯和李伯却认为,既然已经到了,不妨就暂时留下来观察一下事情的发展。我想了想,觉得也有些理,便传书要他们注意。
候了一段时日后,终于有进一步较为详细消息辗转回来,道是传单虽都已贴在沿途醒目处,但成效并不大,只有极少数的人思索之后转道回去,大多的人则是一把撕了传单,还放言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类的话,更有少许的人还恶意地辱骂贴传单之人用心险恶,为了能自己独吞秘籍才故意以此来阻止众英雄豪杰。
这话一传回来,气的我几乎要发抖,这帮愚不可及的家伙,好心救他们还不领情,既然你们不相信,那行,那就用你们自己的鲜血来证明吧!蠢猪、呆猪、笨猪,简直愚不可及!死了也活该!
可是气归气,我还是吩咐他们再继续张贴,可事情的发展却证明这举措,竟真如我先前担忧的一般,竟没什么作用,而后粘贴的那些传单明明几乎已无人理会了,道途之上,依然可见不断地有各方人士或单独、或成团结队地赶往衡山。
再数日后,不用他们传书,我们也能大概知道事情的动态了,只因江湖上已纷纷传言:衡山之上有绝世的武功密笈,便是连最简陋的茶棚和小店,也常常有人在翻传衡山有宝之事,莫说是江湖人士,便是一些市井混混,也等了趁机去捡点小便宜的心思。
接下来的情况,就如原著中李长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