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再世和绅第157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动静,我也要和乾隆打个招呼,让他知道我下一步的行动。

当然这四品带到护卫的腰牌并不是我的,而是以前我专门的向孝孝要的,目的就是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应付不时之需,没想到这次竟然真的会派上用场,我还活着的事情是不能够传出去的,要是被红会会的人知道,他们很明显的就会猜出跟在我身边的女子是谁,这样的话楚楚就会变成他们口中的叛徒,而且他们对付叛徒的手段又是极为残忍的和不懈余力的,我可不想楚楚受到什么伤害,我还活着的消息只限于朝廷和我家人知道便行了。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又称匡山。在长江和鄱阳湖之滨,江西省北部,属九江府的管辖。走向东北—西南,绵延数百公里,大小山峰约90多座,主峰汉阳峰,海拔1543米。庐山是一座古老的褶皱断块山,它平地崛起,高耸入云,绵亘曲折,俏丽多姿,素以“巉崖、峭壁、清泉、飞瀑”著称,被人们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在我国名山中,向以“庐山天下瀑”独居鳌头。而且它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当代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三千飞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浑的气魄与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诗仙李白一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题在西林壁上的诗句,也是游庐山后的总结,从诗中就可以清晰的体会到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我从上学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在课本上读到关于庐山的诗句,而这一次则是亲身的体会它的宏伟壮观,我和楚楚出了九江府,便快马加鞭的直奔向了这里,'突兀雄伟,云烟飘渺,变化万千!'这就是我对眼前庐山的印象,这也许是那些江湖中人把武林大会选在这里的原因吧,如果官府进剿的话,这些江湖中人和那些绿林的大盗随便的往山里面一躲,很容易得通过这连绵不断的庐山逃走。

我和楚楚到这里不光是参加那个武林大会,更可以顺道的游览一下庐山。

进入了庐山之后,我和楚楚可以说是走走停停,李白所描写的庐山瀑布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足迹,而且到了庐山,不光要看它的瀑布,还要品尝一下正宗的庐山云雾,也就是有名的'闻林茶',此种茶产于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以有了云雾之称,庐山种茶始于东晋,从宋代开始便被列为贡茶。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为天下名茶之一。

在五老峰下的茶寮,我和楚楚也把马停了下来,坐在茶寮之中品味着云雾茶的美味,看着不断的上山的武林中人,也许是有感于庐山中武林人士的不断增加,进入到庐山这么长的时间,我根本的就没有见到过什么游人,倒是都是身怀着凶器的江湖中人,他们三五成群,十几人成帮的聚集着前进,而且不时地还有些仇家见面后在山林中就打了起来,一路下来,我们看到的这种械斗竟然不下五十起,大多都是以受伤或者一方逃走而结束,碍于武林大会的规矩,我还没有见到过死亡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