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再世和绅第110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政绩,狗屁政绩,我倒是听说了李侍尧许多贪赃枉法的事情!'我抓起了桌子上的茶杯重重的掷到了地上,同时在桌子上狠狠的一拍,整个人从椅子上面站了起来,对着海宁道,'实话告诉你,本官这次到这里来,就是受了皇上的密旨要查清楚赈灾粮款的去向,而且这里是要正是我查探的重点!'

'什么?'李侍尧是天子门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没想到这次皇上竟然下了狠心要查他,海宁的心中不由得一惊,他本来是想自己如果出了事情,还有李侍尧会保他,现在听了我的话,整个人是呆在了那里。

'海大人!'我走到了海宁的身边,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他整个人扶了起来,温语的对他说,'本官这次下来已经秘密的查实了李侍尧的很多事情,他不但贪赃枉法,而且还纵容树下,草菅人命,本官已经把这件事情密报了皇上,皇上对这些事情十分的重视,这赈灾粮草失踪的案子皇上也是极为的重视,他已经把这件事情压到了本官的头上,本官如果把海大人报上去,那这罪名可是都集中到了海大人的身上,这后果海大人还是要思量思量!'我的温言温语甚至比我的厉声喝斥还要厉害,直说得海宁头上不断得出着虚汗,如果把罪名都集中到他的身上的话,就是满门抄斩也够了,他的心中顿时的就像是一片乱麻一样。

'求大人救救下官,这一切都是李侍尧主使的,下官只不过是听命行事罢了!'海宁沉思了好大的一阵,最后好像是确定了一样,跪着两膝移动到我的面前,紧紧地抱着我的双腿,表情悲惨的哭诉着,似乎是要把一切都推到李侍尧的身上。

我心中暗暗的一笑,我怕的只是他不说,刚才说的那些可是我胡编乱造的,我手里可没有李侍尧的什么证据,只要他开口,一切都好办多了,'海大人不要如此,本官也知道,海大人在这个位子是不能得罪李侍尧的,这次有本官和皇上为海大人撑腰,海大人有什么只管明言!'我再次的将海宁搀扶了起来,把他扶到了一旁的坐椅之上,他吃得这么胖,身躯自是不轻。

'其实下官,早就看不惯李侍尧的所作所为,当今皇上对那些贪赃纳贿之徒特别的厌恶,几次的圣谕都说得明明白白十分之透彻,召谕文武百官要洁身自律,秉公守法,但是李侍尧却仗着自己是天子门生,有功之臣,三番四次的违抗圣旨,下官有心想与之抗衡,偏偏因为下官因官小职微,而李侍要在这安徽可谓树大根深,凭下官一己之力根本无济于事,所以下官只有委曲求全,与其同流合污,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一见天颜,将其贪墨之勾当,尽表于朝廷!'这海宁不愧在官场上混了那么多年,深吸了一口气,便款款而谈,把自己直说得像是功臣一般,他这见风使舵,也是官场上保命的手段之一。

我看这海宁,缓缓的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面,'你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我,我会用密旨把他交给皇上,说不定你会有面圣的机会!这也是你唯一的一个立功的机会。'

'这里是要贪得无厌,自下官上任以来,适逢他的生日,那场面之大,是从未有过的,州府县郡都要进献贺礼,甚至有很多都是他明令索要的,如果是他稍有不顺,便会被罢官降职,甚至还有一命呜呼的危险,下官也是畏惧于他的淫威,害怕他的讥责,每次都想方设法,寻找各地的奇珍异宝,来为他祝寿!'这个海宁明显的是胆小如鼠,就连说这些声音也是带着轻颤的,但是他下面说到的隐情,却让我仔细地听了下去,一个字也不敢落下。

'今年灾情刚刚的出现的时候,李侍尧把下官叫到了他的府上,他说最近朝廷将会有一批赈灾的银两会运到这里,大约有五十多万两的银子,那些银子是从户部,直接的通过每个州县押运过来的,进入到安徽的地界后,便归安徽的官员负责,所以他需要下官来派人负责押运这些银两,但是他让下官把这些银两不要直接的运往滁州,说是在官道上太过于明显,可能会有悍匪灾民行抢,而是要绕行另一条极为偏僻的道路,而那条路上,几乎的是没有什么人烟,是一条山间的小道。下关当时也不知晓当时他为什么会让下官的人走那条道路,但是既然是他吩咐了,而且下官又不敢得罪他,只有按照他的意思去办,找了二百的官兵去押运那些银两,当时下官也没有多想,安徽早在几年前就把大小的山匪一一的剿灭,下官也以为不会出什么事情,所以押运的官兵就没有多派,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些灾银真地在路上出事了,那些银子被人尽数的截走,而护送的二百官兵更是无一幸免,下官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李侍尧,但是他好像早已经知晓了一样,并没有出动军队围剿,而是做做样子似的通令安徽各府县缉拿,要知道,那些劫匪既然能杀死两百余押运的官兵,那些州府的捕快又怎么是对手,所以这事情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且事后,李侍尧还破天荒地给了下官两万两银子的银票,要知道上面的事情,我们这些做下属的是不能够过问的,很多事情都是各级官员心知肚明的,兵有时候能变成匪,匪有时候也能成为兵,虽然下官在这件事情上面有很多的疑虑,既然上面已经如此了,下官也不好提什么了!'海宁战战兢兢的一字一句的道,说着李侍尧让他改道和丢失赈灾银两前后的事情。

第三章严刑逼供

\t'兵有时候能变成匪,匪有时候也能成为兵!说得好,说得好!'我看着海宁,他话语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这官银的丢失和李侍尧有着极大的关联,而他也将一切的罪名都推到了李侍尧的身上,每一句话都显得自己是那么的无辜,这种推卸,也是官场中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

'那后面的两次灾粮,也是李侍尧让你们弄的?'我看着海宁,如果这三次的赈灾钱粮都是他弄走的话,那责任可就不简单了,纵然乾隆再照顾他这个天子门生,那他得罪也足够株连九族的了。

'后面的两次并不是从京中运的银两,而是从江浙和两湖调集的粮食,这两次具下官所知,李侍尧并没有做什么安排,而且这几次下官也加派了重兵护送,这两次的截粮,明显的有江湖的高手参与,而且这些是粮食,如果不及时的出手的话,便会烂在手里,下官已经向各地发了通告,并没有大批的粮食买卖的纪录!'海宁看着我道,他对这后两次的截粮也没有什么头绪,这也对,如果是朝廷官员犯险私截官银还说得过去,但是截着大批的粮草,必定要有上好的粮库,而且还要及时的出手,不然的话,不用多久的时间粮食便会发霉,而且朝廷丢了粮食,必定的会大肆的搜查,买卖肯定的是行不通,如果官员有那么一点头脑的话,便不会这样接二连三的干下去,而且也没有官员会这样接连的犯险,如果真的是李侍尧干的话,他这样做简直是拿他的官运开玩笑,一次的话还可以敷衍过去,这样连续的三次,他最少也要背上督导不利的责任,最少也会降级察看。

'那你有没有李侍尧的具体证据,有了证据,到了皇上的面前皇上可是要看罪证的,并不是一两个人的口述!'我看着海宁,如果我拿实了李侍尧的罪证,很有可能的会官复原职。

'这……下官也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只要能找到那些被劫走的灾银,整件事情便会一清二楚,因为那些灾银是从国库中调拨的,上面都会有官府的烙印,以证明这是官银,所以这些东西并不是很容易出手,而且各加商铺和钱庄都不会收,已发现便会立即的报官,所以那些灾银只有重铸了以后才能使用流通,而且这件重铸的事情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