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肃的具体作战才能不如徐庶,但是他的大局观念,绝对远在徐庶之上,这次应该是早就预料到了结果,才会有所准备,徐庶能不中计,则是全靠他的作战才能。
虽然让孙吕联军主力撤退到了到了舒县,但王奇并不着急。接下来的战斗,一个是进攻舒县的孙吕联军,还有一个就是让白龙舰队渡江攻克牛渚等地,直插孙家的老巢。不过他的白龙舰队虽然强行进入了巢湖,但所受的损害也还是比较大的。想要渡江作战,还得在濡须坞好好的休整一番。
舒县现在面临着合肥和巢湖两面的压力,对于孙吕联军来说,并不见得形势变好了多少。不过鲁肃却胸有打算,拒绝了吕布关于撤退并更好防守皖城的建议,不准备再继续南撤了,而是一面重修城防,准备抗击王奇军,一面却偷偷派出一彪人马,前去偷袭濡须坞。
*******************************************
就在王奇这边成功包抄孙吕联军后路,逼得联军后撤的时候,回到襄阳的周瑜,也终于和永安的刘璋军联系上了。
实际负责刘璋军事务的是别驾张松,在接到周瑜的书信后,立刻回信表示,愿意配合周瑜行动。
永安居于长江上游,而刘表所在的江陵恰好在下游,如果一路军从上游顺水而下,一陆军从陆上正面突破的话,定然能让江陵城首尾不能兼顾,轻松被克。周瑜打的就是这方面的主意。
张松也是一个妙人,他早就知道王奇难免要对刘表动手,到时居于上游的自己,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所以在这方面已有准备。大量的船工和木材早就囤积完毕,接到周瑜的书信后,立刻沿江造船。放出消息,准备待周瑜派过来的队伍一到,就顺水而下,直取江陵。
**********************************************
长江下游的江陵,几个青年正在水边饮酒,一人突然指着滔滔的江水惊叫道:
“诸位快看!那是什么?”
滔滔的长江上游,竟然流下来一片暗红色,如同鲜血一样的水流。
“不好啦!不好啦!河伯发怒了!大家快跑呀……”
普通百姓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觉得是什么怪异之事,第一个反应就是逃跑。
这些个青年都是有才学的人,看到这种异象并没有惊讶,反而是好奇的走到河边观看。
“这是木屑!”一个十**岁的青年将从水中捡起了一点东西,仔细看一下,正是细碎的木屑。
是大量的木屑长时间漂流在江水中,因为浸泡时间过长,让木屑发黑发红,水浪翻腾,导致江水看起来就象是鲜血一样殷红。
一个羽扇纶巾的青年本来正轻摇折扇,听到旁边青年的话,突然说道:
“不好!诸位快随我去见使君大人!”
第二百十三章卧龙凤雏
“什么?你们说在江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木屑?”刘表大惊的站了起来。
他面前现在正站立着刚才在河边看江水的那群人,他们都是水镜书院的优秀学生,为了在老师和刘表面前表现一下,几个青年七嘴八舌的争着将自己看到的情形禀告刘表。
刘表并非愚人,这样的事情虽然没法直接做决断,但明显是上游在大量制作木器,而联想到现在正在和周瑜交战这一事实,刘表很难不把他联系到造船上去。
听到刘表的疑问,一众青年都肯定的点了点头。
“有多少木屑?”司马徽州了一下眉头。
这几个青年都是他书院的学生,这次他自己被被刘表请出山,学生们自然也一起跟随了。不过他从没想过让学生们过多的参与到刘表和王奇的战事中去,刚才那几个学生争名夺利的表现,也让他非常失望。
司马徽这样一问,这几个青年顿时有点面面相觑的感觉了。他们只顾着回来报告刘表,好称一称功劳,那里想过算一下到底有多少木屑。就算想过,这么一大片的暗红色江水,也不是他们能够估算得出的。
“大概是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一个青涩的声音响起。
正是刚才提议回来报告刘表的那个羽扇青年。
司马徽满意的注视了一眼刚才说话的青年,他刚才问的,其实就是想知道木屑到底是从多少船上下来的。
“五百艘?呵呵!一艘江船满载百人的话,则可以运来五万人,如今我军在江陵总共才五万兵马,周瑜好算盘呀!”帐下一个面貌丑陋的谋臣说道。
“哦!士元难道不觉得周瑜是准备顺水南下吗?”刘表问道。
那个面容丑陋的谋臣正是庞统,因为在襄阳撤退时有杰出表现,已经被刘表征为谋臣。
“是否南下不好说,不过五百艘江船,却绝对不可能!”
“刚才孔明说有五百艘船,难道是假的吗?”司马徽出言道。
羽扇纶巾的自然是本来尚在水镜书院读书的诸葛亮了(打扮参考三国演义),他一则是追随老师,再则也是他叔父诸葛玄目前在刘表帐下做幕僚,尚未加冠的他,也不得不跟来。
“的确是假的!”庞统还没回答,诸葛亮自己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