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嘉微微考虑了一下,出奏道:
“主公!如今河北未定,严惩这些人,定然会对今后的招降产生不良影响,不如只严惩首恶,将其他人等发送边疆垦荒!”
虽然仅仅是改了几个字,但处理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王奇对于郭嘉的话很理解。三国人口越来越少的原因,山贼多也是一大因素。如果能很好的解决山贼问题,定然能减少人口的下降。而把他们迁到边疆垦荒,则是与国与民都非常有利的事情。这次对袁绍作战,自己的伤亡是不大,但战死的袁军还是非常多的。为了国家的考虑,王奇已经不想再杀更多的人。
“好!如此处理,定然能让其他山贼也纷纷下山投降!就这么办吧!”
田丰等人觉得这样算是轻判了那些败卒,但如果真能引得其他山贼也下山投降的话,那又是值得的,所以并没有出言反对。
“报!主公!许先生的飞鸽传书!”
正当王奇觉得事情处理完了的时候,近侍突然持信来报。
“哦!快拿来看看!”
王奇攻下信都后没多久,就找到了许攸。不甘寂寞的许攸,在王奇许以高官厚禄后,很快答应投效。在袁绍病死后,寸功未立的许攸,立刻表示愿意代王奇,前去幽州招田豫等人投降。为了便于联络,还带上了几只信鸽。
“哼!真是岂有此理!”王奇愤怒的站了起来,不过随即又微微一笑,“呵呵!不过那件事到是省了许子远一番手脚!”
将手中的字条传示众人。
书信是许攸从幽州传来的。他抵达幽州后,立刻出面游说田豫等人向王奇投降。无奈幽州很多人觉得北方的严冬将临,王奇才刚刚打下冀州,不大可能立刻北上征讨,虽然对许攸以礼相待,是否投降,却迟迟不肯答复。就在许攸准备另谋他途的时候,却突然得到消息,乌桓,鲜卑,夫余三族,因为王奇和袁绍合灭了他们的六万骑兵,决定三族联军,南下攻击中原。这次根本不用许攸再去找田豫,田豫等人主动找上门来请降,并请王奇快快出兵援救。
“哼!三族久乱边关,留着迟早是祸害!如今既然找上门来,绝对不能放过!”郭嘉冷哼道。
“这个!三族联军至少有十几万人吧!”蒋干犹豫道。
“当初的六万骑兵,除了乌桓是民间自发出兵,其余两族全都是直接派出他们的精锐参战!如今六万骑兵尽皆覆灭,两族实力大损,我军根本不必害怕!唯一可虑的时,严冬将临,我军又全都身着铁甲,北方之战,冻伤比敌军更可怕呀!”田丰皱着眉头道。
“呵呵!主公胸怀大志,这方面早有准备。当初我军的弓骑兵全都是身着牛皮甲的,虽然样式不同,也有三五万件,加上文远将军的士卒原来也多用皮甲,至少有七八万士卒不用担心冻伤问题!”沮授笑道。
田丰等人原来不了解内情,现在才知道王奇是早有准备的。北伐的物资都早就计算好了,这不是有心是什么。以为对方没有防备,实际上却是自己没做全面作战的准备,这一仗,输的不冤。
“冻伤方面不用担心,我另有密药可以防冻,即便是冬天的流感(不知道汉末三国时是不是这样称呼),我也早有准备!现在的问题是,南面几家诸侯和西北的那两家诸侯,他们当初是报着看两虎相斗的心情,期待我与本初之战,如今河北如此快速的平定,他们应该不甘寂寞才是!”
王奇军早就预料到南面的几个诸侯不会放任王奇这么轻松平定北方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有了袁绍当初的书信联系,这西、南几家已经心照不宣的联合在一起。此时再全力和北方作战的话,就算是如今的王奇军也不一定能对付。王奇虽然还没有考虑不救援,但也对是否全力出兵产生了动摇。
“主公!北胡异族狼子野心,如果我们率军南下,他们也不免有背后捅刀的行动!如今西北有潼关天险,南面有大军驻防,十天半月还不会有什么变化。还不如先全力平定北胡,再倾军南下,平定天下,成立不世功业!”郭嘉建议道。
“好!奉孝所言!深得我心!如此就由文远调配兵马,我将亲征北胡三族!”王奇站起来扬声道。
“诺!”张辽领命。
他熟悉北方战事,交给他负责军务是最合适的。
**************************************************
在王奇出征北方之前,从京师匆匆赶来的三甲士子也到了两甲。
三甲就是一甲进士极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王奇虽然没有完全参照后世的评定标准,但这些粗枝大节还是基本遵从了。这次来的只有一甲三人,二甲三十人,共三十三位进士。
没法办琼林宴,王奇就勉强办了一个桂花宴来招待辛苦赶来的士子。
桂花飘香,诗文传唱。本来就是文人雅士们的最爱,如今又是接受朝廷第一大臣,文坛最高领袖的宴请,这些新科进士们自然是有点激动。
酒会才刚刚开始,就有士子忍不住站起来向王奇献媚。
“今日下官得见丞相威颜,实在是邀天之幸,不知能否再有幸聆听丞相教诲?”
一副低眉顺耳的样子,其他人还没什么表示,狂生祢衡却已经不屑的在小声嘀咕了。
王奇也是微微一笑。
“教诲吗?本相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赴君之位,行君之事,莫要辜负了本相对你的一片期望!”
他虽然也爱听奉承话,不过这样的场合,显然不适合表扬这种行为。为了不让其他人群起效仿,王奇委婉的指出,只要办好事请就行了,其余的不要多管。
“主公!在座的都是一方名士,主公何不吟一首诗,请诸位才子唱和,来一个桂花诗会呢?”大才子陈琳被今天的诗文气氛所感动,提出了一个众才子期待已久的提议。
“恩!桂花诗会!这个主意好!这样好了,本相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为题,请诸位唱和吧!”
众人稍稍一愣,以王奇的大才,怎么以《诗》中的《鹿鸣》为唱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