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黄粱三国第61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然,还有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王奇在书中讲的有关大汉外面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吸引了大量名士大贤的目光。

王奇套用西游记中的设定,将天下划分为四洲。书中一开始就引用了西游记的原话,“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也就是把自己所在的亚洲和大洋洲合称为东胜神洲,把欧洲称为西牛贺州,把美洲称为北俱芦洲,而把非洲称为南赡部洲。(ps:为了一些需要,今后本书中将直接用这四大洲的称呼,不再一一注明!)

书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都有很详细的描述,特别是对西牛贺洲的描写,更是引用那句很有名的话,“遍地是牛乳,羊乳和蜂蜜,黄金宝石随手可拾!”王奇希望能用它来鼓动汉民族的侵略心。

同时为了怕他们因为天圆地方的概念而不敢远行,王奇就在第四本书《天文》中,又提出了地圆说。王奇原本还怕这个概念会引起传统学派的反感,但是没想到此时的人们对地理的概念还不是很强,见王奇提出了这么多神奇的知识,对王奇的话已经有点迷信了。虽然也有几个人对这个“地圆说”嗤之以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了王奇的学说,当然,大多数人持得是怀疑而有待验证的观点。

但是不管是第三本的《地理》还是第四本《天文》,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天文》一书,虽然王奇的很多观点学子和名士们一时还无法接受,但对它里面的一般知识,还是非常的信服的。特别王奇还有很多的相关验证。像季风学说,就让周边的老农们作论证,当然也给了学子们相应的其它验证机会。

古代的人对天充满了畏惧和好奇,王奇的这本书,虽然没能让大家完全了解天地的秘密,但足以让人们知道以前的一些误区了。特别是王奇是托天书之名来宣传这些知识的,很多人对王奇的学说根本就没有一点怀疑。甚至像郭嘉的才能之士,对王奇能提出这么多神奇的知识都感到有点不可理解,也开始怀疑王奇是不是真的看过什么无字天书了。

等这两本书正式开始在大汉迅速传播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平三年的夏天了。

趁着前两本书在学子和名士们中的反应很好,王奇决定推出他的第五本书,也就是他真正准备想提出来吸引各地才能之士的书——《政论》。

(我最近身体不好,咳嗽的厉害!所以更新不是很稳定!请大家见谅!)

第六十章第五本书

在先说王奇的第五本书之前,就不得不先说说汉朝现在的政治制度是怎么来的。

秦代之前,一般被称为先秦时期。这时的的君主都是只称天子,称王,而不称皇帝。不过王奇曾经发现,这些君主的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黄帝的嫡系子孙。都是被黄帝分封到各地的子嗣的后代。按照司马迁考证的年表,甚至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家谱。

而在春秋战国末期,天子式微,礼崩乐坏。统治者的“合法性”出现危机,诸侯便逐鹿中原,但还都是贵族与使君的游戏,参加者的起码资格就是公、侯、伯。最后是秦王嬴政取得了政权。

当然,实际上秦朝的君主也是同样的血缘身份。可以这么说,在秦代之前,都是血缘和政权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是真正的轩辕家的天下。

但是,在秦亡之后,出身平民的刘邦一统天下了。

大汉政权面临着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个平民也可以凭借时势将具有神圣来历的第一家族取而代之。那么君临天下的合法性到底从何而来?难道让每个人都来效仿刘邦,来继续夺取他的汉家天下吗?

而且实际上,当时的大汉王朝也确实面临着这么一个危机,汉朝建立后,分封了很多的诸侯王。但是这些诸侯王显然不像商周时的诸侯那样听话,他们刚一获得权力,就对刘氏子弟继续当君主的合法性有了意见。当然,这最大的意见,还是来自不能当君主的其他刘氏子弟。既然祖先刘邦的政权是从别人手中夺来的,那我就仿效我的先辈,也来夺取你君主的政权吧!

于是大汉初期叛乱不断,虽然最后君主们都平息了叛乱,但初生的汉政权已经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就在这个是时候,一个伟人横空出世般的出现了。他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君权神授论,使皇权官僚体制中的统治权变得至高无上,皇帝成为九五之尊,上天的儿子。从此君为臣纲,春秋时代那种宾主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已然不在。当然,为了对抗地方,也是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方法,董仲舒还提出加强中央集权的几点措施。至于另外提出的观点,那就更多了。

可以这么说,董仲舒提出的皇权官僚体制,历时两千年,弥久而更新。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而董仲舒本人则可以称为“封建体制之父”。不过,眼下王奇的突然出现,就不可能再让老董戴这顶帽子了。

但王奇对董仲舒的观点也并不是完全批判,除了和王奇的君主立宪论极端违背的,其余的观点王奇都是有选择的接受了,甚至有的还倍加推崇。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批判,不然的话可能会引起所有人的反对。

董仲舒当初通过“君权神授”论特地为一个平民政权加冕。其中的一句“王者承天意以从事”(语出《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化为后世所谓“奉天承运”的口头禅。当然,老董这么说是给了下面的人不敢反对天子的理由。但王奇的目标可是推翻刘汉,当然要破除这种观点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了。

王奇在自己的书中指出,如果君王张扬跋扈,反而犹如秦始皇,那么,“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也就是《尚书》所谓“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殷革夏命”《尚书·多士》)。

先前孔孟认为社会有五伦,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董仲舒择其要者定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政)权、父(族)权、夫权,再加上一个神权,就是**所讲的“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根极大的绳索”。再将儒家张扬的五种德性仁、义、礼、智、信合为“五常”。

这个“三纲五常”历来是皇权**主义的根基,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由此而来。王奇当然也是不愿意这种观点大量流行的,但又不好直接提出反对的意见,特别是里面的很多条款都是很得人心的。像里面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一条,要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