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黄粱三国第45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王奇本来就受不了小女孩的撒娇,当然也更受不了她的眼泪攻势了,忙道;

“当然是真的!要不然就让我发誓!”

“恩!那你发誓!”蔡琰竟然坚持着要王奇发誓。

王奇一愣,想不到对方还真让自己发誓。不过就算不愿意,说口的话也不能反悔了。只得开玩笑的发誓道:

“我王奇发誓!如若我不想娶我的亲亲琰儿为妻,就让我父母双亡!”

这可是一个很重的毒誓,蔡琰在王奇的话出口时已经后悔了,小手刚伸出来想去捂他的嘴,却已经来不及了,只得跺跺脚道:

“啊呀!小武哥哥!你怎么发这样的毒誓呀!要是将来真出了什么事,你让我怎么办呀!”

王奇又用老办法,学以前在电视中男主角安慰女主角常用的方法,捧住蔡琰的小脸,深情的对她说道:

“呵呵!琰儿放心,我是真的想娶你的!”

王奇才发完誓就有点后悔了,他刚才本来是想说让自己万箭穿心而死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孙坚立誓而报应这一件事,鬼使神差的就说成了父母双亡了。虽然他对这些誓言并不怎么相信,但是这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真出了事情,他自己清楚,最难受的应该不是逼自己发誓的蔡琰,而应该是自己。因为刚才他内心就是怕应验在身上而突然推倒王允他们身上的,想想他们对自己十几年的养育之恩,要真出了什么事,自己觉对会受不了。王奇现在只得安慰自己,两老迟早会死的,自己今后只要好好照看好他们就行了。

只是,有些事情真的是王奇个人可以组织的吗!

蔡琰当然不会想到王奇内心的想法的,听王奇说的深情,又害羞的躲到了王奇的怀里。

第四十七章大赏之后

新年很快就过去了,在上一年的十二月,为了庆贺平定黄巾之乱,灵帝下旨大赦天下,并改元为中平元年。所以,今年成了中平二年。

但是在去年年末发生的大事,可不是只有改元这么一件,实际上,和真正的那件大事比起来,改元这件事情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年末,刚刚回到洛阳,因为平贼有功而被封为太常的原冀州刺史刘焉刘君郎,竟然向皇帝上书,认为黄巾之所以会泛滥成灾,是因为各地诸侯的权力不够,无法及时的处理叛乱事件,为了更好掐制庶民,应该仿效周朝在各州设立牧伯,称州牧,代天子管理四方,并且自请为冀州牧。要说在此时,刘焉虽然出了一个馊主意,但还是真心对汉家江山好的,但是随后有术士对他说,“益州有天子气”。听到这个消息的刘焉又马上改请为益州牧。这时的刘焉,就已经起了割据称雄的野心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现在已经初步开始了。(ps:历史上重设州牧是在中平五年!)

汉灵帝是什么水平的人,既贪财,又怕死!知道设立州牧后能更好的掐制庶民,而自己应得的钱粮却不会少,再加上没远见的朝臣也不反对,对刘焉提出的方法马上就同意了。立刻下旨封了刘焉为益州牧。并开始封赏各路诸侯。

中平元年十二月,平定了黄巾之乱的各路领军将领回到了京师洛阳,接受汉家朝廷的封赏。对于这些挽救了汉家江山的功臣,汉灵帝还是很欣赏的,这次竟然没有收钱就封了很多大官。作为平贼第一大功臣的皇甫嵩,被封为左车骑将军,槐里侯,冀州牧,食邑为槐里﹑美阳两县;而作为每次大战都有参与,并且立下杰出功勋的王允,被封为祁侯,豫州牧,领前将军事,食邑为老家祁县;至于前期表现不佳,但在最后一战中有杰出表现的朱隽,则被封为右车骑将军,河南尹,钱塘侯,食邑为钱塘县;而前中郎将卢植,则是被官复尚书,东中郎将董卓,在及时向“十常侍”行贿后,也在中平二年年初被官复中郎将。剩下的众人中,曹操被封为了济南相,孙坚拜别部司马,在年末时就各自上任去了。

这些诏令下达以后,最高兴的不是王奇,也不是受封最多的皇甫嵩,而是几乎已经让人忘记了的刘备,要说他这么高兴还是有原因的。当初刘备寄居在恩师卢植家里,倍受公子卢毓卢子家的奚落,虽然他脾气很好,但受多了他也受不了,正准备离开。刚好这时平贼有功的刘焉回到了洛阳,仗着以前在幽州时认的叔侄关系,刘备就自动找上门去了。刘焉刚回洛阳就听说过了刘备忘恩负义的事,此时见了刘备有心不收留他,但也不好直接拒绝,只得把他留在府中。等到刘焉听说益州有天子气,自请为州牧时,他就重新看中了刘备,知道他这人人品有问题,但还是很有才能的,如果自己想成就大业,少不得这样的人才帮助,所以又重新确认两人的叔侄身份,给了刘备极高的地位,并且承诺,只要自己外方做官,肯定会给他一个好差事的。所以这次刘备听到刘焉被封为益州牧后,就知道自己的机会又来了。野心勃勃的他,开始准备在益州这个偏远地区,这个他的名声传不到的地方,好好的开创一番事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