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见张仲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就给自己面子,心中佩服他的为人,遂一笑道:
“好!请太守稍候,王奇即刻就叫人出发!”
王奇知道这一路上有的是机会,也并没有准备强拉着张仲景套关系。见郭嘉许褚张飞都已经出来了,就叫他们收拾一下,准备出发。
洛阳城,东门外。
此时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这些人都是来送王奇的,至于张仲景,他刚来京师没几天就被任命为了汝南太守,此时在洛阳还没什么朋友。
来送行的人以袁家的三位公子为首,分别是袁绍袁本初,袁术袁公路和袁遗袁伯业,此外还有周瑜、陈琳和卢毓(卢植的儿子)等人,司徒袁隗、司空张温等几位和王允交好的大臣,虽然不能放下脸面来送一个后辈,但也都派了代表。王越和王奇的三个哥哥并没有来相送,王越不来相送是因为以前他和王奇的师徒关系并没有对外声张,外人只以为他是王府所豢养的门客,这次王家的人全出了京师,他这个门客自然自由了;至于王奇的三位哥哥,他们已经提前一天出京师了。
“来了!来了!”
眼尖的周瑜远远的看到一队人马过来,认出是王奇他们。
这周瑜本来是想跟着王奇去看黄月英的,但王奇知道他人虽小,却极有本事,留他在京师,有些王越办不了的事,到可以差他来办。所以就以“父母在,不远游!”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也不想想,当初他就不管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个人跑到颍川去了。
此时这对人马已经来到东门,王奇看到周瑜他们,忙跳下马来。报拳道:
“有劳诸位久候了!王奇实在过意不去!”
众人也忙一一回礼,有袁绍代表诸人,给王奇敬上一杯酒。
“季云此去豫州,不知何日再能相会,特递上水酒一杯,以壮行程!”
王奇接过酒杯,心中有些感动,在现代社会这个人情冷淡的时代,想这种送行几乎是看不到的,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古诗,又见送行的诸人都是洛阳的青年俊杰,有意拉拢他们,遂大声道:
“王奇乘马将欲行,遥闻东门送别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故友送我情!”
说完将酒一饮而尽,一把扔了酒杯,在众人沉醉在他的诗意中,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跳上了马匹,手一挥道:
“出发!”
等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只能看队伍远去后扬起的灰尘了。
“真好男儿也!”袁绍大声赞道。他本来就好游侠,对王奇刚才表现出来的游侠气概十分欣赏。而王奇也绝对不会想到,正是他今天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故友送我情!”在将来让他逃过了一劫。
众人都被王奇刚才的这首诗弄的情绪激动,对王奇这么突然离去也不介意,此时见王奇的队伍已经远去了,就互相告辞离去。
只有周瑜对着王奇他们远去的身影,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嘴上还轻声的说道:
“大哥呀!你别以为这样就能把我留在京城,呵呵!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见面的!”
王奇带着众人离开洛阳以后,日行夜宿,直奔虎牢关而来。
由于这次随行还带了家眷,所以速度不是很快,本来几天的路程,结果走了近十天。王奇安排的路程是,到虎牢关后,由许褚带八十刀卫和原来王府的家丁一路护送家眷和张仲景,顺黄河而下,在官渡登陆,经陈留入豫州的梁国,再回到谯县。而自己则是带着郭嘉张飞和剩下的刀卫直接去颍川。
眼见虎牢关就在眼前了,王奇发现自己和张仲景的关系还是和刚见面时差不多,对自己的刻意拉拢,张仲景就象是不知道似的。这一天,王奇再也忍不住了,打马来到张仲景身边,笑着对张仲景说道:
“张大哥年纪轻轻就出任一方郡守,不知将来有何理想呀!”
叫张仲景为张大哥,是王奇这几天相处下来唯一的收获,只是这也只能算是王奇单方面的收获而已,因为张仲景本人并不见的喜欢这个称呼,至少他还只是称王奇为王公子,不肯按王奇的要求称其表字。
“理想呀!张机只是想为官一方就造福一方乡梓而已!并没有大的理想!”
张仲景三十多岁就能出任一方郡守,是和他丰富的行政经验和社会阅历分不开的,他刚开始见到王奇时也只不过是当他是一般的世家子弟,只不过比较会做诗罢了。只是这些才能对张仲景来说,根本就是于国于民无补的事情。直到后来王奇刻意在张仲景面前显示各种才能,才让张仲景认识到了王奇不平凡的方面。只是这样一来又让张仲景对王奇这样刻意迎奉自己的目的有了怀疑。以张仲景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几次试探后,自然是马上就分辨出了王奇的目的。不过张仲景的理想也真的只是为官一方就造福一方百姓罢了,并不想介入政治漩涡,对王奇的刻意拉拢只是当作不知。
王奇见他说的诚恳,也猜到他说的应该不是假话。不过他决不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