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若真如此,能得永年兄相助,王奇如虎添翼矣!”王奇既然消除了心中的怀疑,对能得到张松投效一事当然十分高兴了。
“如此!张松拜见主公!”张松听见王奇答应,忙对王奇作了一揖。
“快快免礼!”王奇忙扶住张松,又道:“今后在外人面前不必称王奇为主公,直呼王奇表字即可!”
“呵呵!张松既为家臣,怎可失了礼数,外人面前称主公为公子即可!”张松却并不是一个愿意轻易妥协的人。
王奇无奈,只得答应了。
旁边的周瑜刚见张松那丑陋的面容时,到是有三分不喜,后来听自己的结义大哥王奇称赞他是一位大贤,知道这位大哥看人一般都不会错的,马上收起了轻视之心。此时见张松已经认了王奇为主,还是小孩脾气的周瑜,忙拉着张松的手就道:
“刚才我大哥说永年兄是益州大才,不知有何大的本事?”
张松知道这位主公的结拜兄弟时要考较自己,刚好他也有心在王奇面前现实一下自己的才能,就笑着答道:
“区区不才,尚能过目不忘!”
“哦!有何为证?”周瑜有点惊讶,他自负才高,但想要过目不忘却是绝对作不到的,不过他接受王奇教育,已经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并没有表现的失态。
旁边的郭嘉听了也是一惊,过目不忘他自认为也做不到,不过他知道要是能过目不忘,那在学习时就能占很大优势,光这一点,就能显示出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的才能了。刚好他因为爱看书,袖中还带着一本从王奇书房中带来的原版《六经正义》,这还是用老式的蔡侯纸做的呢。虽然在王奇造出白纸后,《六经正义》已经被抄写了很多部,但是在市面上并没有流传。对方从益州远道而来,想来应该没读过这本书,就取出来道:
“这儿有《六经正义》一本,永年兄能否看一边就背出来?”
张松也并不答话,只是微微一笑就接了过来,一业一业的开始翻看起来。
等把书翻看完了,随手就又递还给郭嘉,也不等他诸人开口相问,张嘴就开始背诵书中的内容,郭嘉和周瑜连忙翻开书对照,王奇却并没有动作,因为他知道,张松确实是有这么个本事。但郭嘉和周瑜却不信邪的一字一句对照着,直到张松背诵完最后最后一句话,才对张松大声赞道:
“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王奇亦微笑着对张松点头,虽然当他真的看到过目不忘的本领时,也是十分惊讶的,但他知道有时候为人主上,就的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在臣下心目中高深莫测的形象。
“此乃小技耳!”张松谦虚道。
“好了!永年之才确实不同凡响,我看永年住在寺中多有不便,还是随我搬到府中去住吧!”王奇见识到了张松的才能,就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外面。
“主公若不想让外人知道张松,可差张松先去豫州。只是不知主公何时回豫?”张松听王奇刚才的语气就知道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自己招揽家臣。
“嗯!不错!永年可先去颍川,我得等和新任的汝南太守一起回去!父亲大人早就将奏书递交给朝廷了,想来在这几天就会任命了!”王奇道。他也想到自己在京师没几天,就连续受了几个家臣,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遂决定让张松先去颍川,反正他在出洛阳后,也得到颍川去看当初收的那十万黄巾降兵,看他们是否已经种出了足够的粮食。
想到金村的人也会在两天后去颍川,遂又道;
“我的家将在两天后将护送一村村民前去颍川,恩!这样吧!永年你先去和那个村的村民汇合,待两天后,我让仲康护送你们去颍川!”
张松领命,决定收拾行装先去和金村的人汇合,在两天后再出发。
幸好张松的衣物不多,不一会儿就收拾好了,随众人一起出来。
王奇看到隔壁的房间好像也住着人似的,就随口问了一句:
“住在此屋的人是谁呀?”
王奇本来不期望张松会有回答,那想到张松还真的知道。
“此人乃是荆州名士,姓黄,名承彦!”
友情推荐:网游之流浪今生
第三十四章愿求君女(上)
“哦!荆州名士黄承彦!什么!荆州黄承彦!”王起初时听了并不在意,等他意识到黄承彦是谁时,不由得惊叫了出来。
“是呀!是荆州黄承彦!”张松应声道。
王奇心中一阵惊喜,这黄承彦不是诸葛亮未来的岳父吗!他的女儿黄月英可是三国有名的大才女呀,不过她的“才”和蔡琰的又稍有不同,蔡琰是在诗词歌赋上超人一等,主要体现在文采上;而黄月英的才干主要体现在她的发明创作和运筹帷幄上,而且她在书画园艺等技艺上也造诣不凡。可以说,诸葛亮的成功,有一半靠的是这位黄月英。
民间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明的“木牛流马”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