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此时宫里传旨的来了,等宣读完圣旨,王奇对两人道:
“如此,两位哥哥就和我一起接了卢师,再去我府上吧!”
两人自然点头应允。
夜色苍茫,
但王府的后院却很热闹,“喝”“哈”的声音不断传来。王奇听着觉得一阵心烦,都怪自己,在给许褚介绍关羽张飞二人时,说什么是万人敌的将领。结果弄的许褚战意大生,拉着两人一定要和他们比武,猛张飞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活动手脚的机会了,结果等飧食之后,这两个猛人就趁着月光在院子里“噼噼啪啪”的打了起来。经过一下午的休息,此时的张飞已经完全恢复了体力,和许褚打斗时基本上都是拳对拳脚对脚,拳脚相交声不断的传来。
本来要是两个人都和许褚打的话,那也没什么,问题是,和许褚打的只有张飞一人,而关羽则是眯着他的那对丹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王奇看。
王奇和郭嘉都在看场中交手的两人,此时两人已经交手百招了,但仍像刚开始一样生龙活虎。而关羽这个家伙,也继续盯着王奇看,让王奇觉得一阵不自然,那丹凤眼中射出的光芒简直就像要把自己看穿似的。王奇越看越心烦,只得站起身来独自往外走去。
看着堂前皎洁的月光,王奇不禁思绪万千。
难道自己这样做真的错了吗,看关羽的样子,分明是已经看出来是自己设计让刘备说出那样的话的,以他的脾气,难道还会投靠自己吗?为了得到关张二人,自己已经不惜得罪刘备了,难道现在自己真的会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吗。
说实话,王奇对张飞并不是特别的喜欢,一个酒鬼,再加上喜欢鞭打士兵,这在今后王奇的部队中是绝不允许的!王奇的内心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在自己部队的士兵中,全都发放粮饷。也就是把原来只发粮的募兵,改为既发粮又发饷的佣兵。他想让当兵成为一种职业,使他不再成为一种没出路的去处,而成为一种既可以养活自己,又能养活家人的职业,破除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好男不当兵”的习惯,同时也可养成全社会的尚武习惯!中国的积弱,就是因为尚武氛围的下降,而尚武氛围的下降,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进取心的下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进取心,那他还能有什么作为?
虽然王奇原来对张飞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和他交往以后,发现他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对自己的话很听从,特别是在像和自己一样的文人面前,从来没有无礼的行为。甚至有些言谈举止,比关羽还要文雅的多。如果有这么一个手下,那还是挺不错的。
唉!可惜这个人估计是很听从关羽的话的,如果不能收伏关羽,恐怕他也不会留下的!偏偏关羽现在又是这个样子。
“季云在想什么?”一个声音从王奇身后传来。
王奇扭头一看,发现是英姿飒爽的关羽,此时又在眯着眼睛看他了。心道,你还真是阴魂不散哪,我都已经在躲着你了,你还来找我。
“呵呵!也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大汉的未来。”王奇知道,现在是收伏关羽的最好机会,即便不行,以后见面也好有个照应。至于杀关羽,王奇还没想过,先别说能不能轻易杀死他,就算能杀死他,王奇也下不了手,对关羽的忠义,王奇还是十分敬佩的,也许是因为现代社会这样的人太少了吧。其实王奇当初之所以要收关张,最主要的还是看重两人的忠义气节,三国猛将如云,但像他们这样的重义气的猛将实在是少见。
“哦!季云小小年纪就在考虑大汉的未来了吗!”
关羽一句话把王奇呛得要死,心中暗骂,你这家伙果然孤傲,不但看不起文人,还看不起小孩。看我今天怎么教训教训你。
(再说几句,本文所写,并不一定代表本人观点,有些安排,纯粹是为了情节需要。至于大家的意见,我当然会考虑,但这本小说的大方针已经定下,这是不会改变的,要不然这本小说就乱套了。由于读者的要求,我才准备给主角加一名武将的,说什么天下英才尽入主角手中了,那我可不敢当,三国的英才,现在还没出几个呢!最后一句还是请大家多多投票!呵呵!)
第三十章长谈长叹(上)
“哼!我看我大汉现有亡国之危,而我汉人亦有灭种之险!”
“什么!”关羽刚听时大吃了一惊,随即微微一笑,心道,自己还是太高看这个小孩儿了,本以为他真有什么才能,如今听他说这话,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孩子,至于那个局也应该不是他设的了。
要是王奇知道关羽现在所想的话,他绝对不会再说下面的话。
“云长兄可是以为王奇说的是黄巾之祸!”王奇看关羽三分惊讶中带着七分不信,就知道他所想。
“哦!难道季云说的不是黄巾吗?”关羽这才有点好奇,不是说黄巾,难道是说异族,可现在大汉虽然积弱,但在对几个外族上,还是占尽了优势的呀。
“哼!当然不是!”王奇知道对付关羽的高傲,只能比他更高傲。“黄巾之祸虽然危害甚重,但还动摇不了大汉的国本,真正动摇国本的,反而是那些剿灭黄巾之人!”
关羽现在有点兴趣了,也不接话,只是笑眯眯的看着王奇,等着他继续解说。
“这些剿灭黄巾之人,基本上是一些地方的诸侯和豪强地主,如今朝廷又准许他们合法拥有武装,等评定黄巾之乱后,这些武装的割据之势就已经成型了。我观朝廷不久之后还会继续加强这些割据武装的权力,以便钳制庶民。到时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反伤其主!”
关羽听了这才有些动容,不过心中也觉得奇怪,这些割据的诸侯里面王奇的父亲王允不也时其中一员吗?他怎么这么就直接说出来了呢!而且,这割据之祸虽然厉害,但也不到亡国灭种这种程度呀!不由出声问道:
“即便如此,但也不至于亡国灭种吧?”
“呵呵!云长兄虽已知道了割据之祸,但仍未能认识到它的危害呀!”王奇叹道。
“哦!割据之祸,必将导致政令不清,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呈,国将不国,民众不知自己之所属。但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吗?”关羽奇道,他现在对王奇的态度又有所改变了。
一般情况下,割据的武装势力都会在表面上听从中央政府的安排,所以也只会出现关羽所说的情况。但东汉末年的情况是极其特殊的,第一点就是汉灵帝的早亡和新君主的年幼,致使中央政权能力薄弱,这就给割据武装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第二点特殊的就是董卓进京,一个中央政权落入了一个地方大员的手中,这不但使中央的政令无法让地方服从,反而更刺激了地方势力想控制中央政权的野心。而要实现这种野心,最终只能通过争霸来实现,争霸越到后来,中央政权的威信就越弱,地方实力的野心也就越大,最后会取中央政权而代之。
“唉!本来光是势力割据那也没什么。只是当今陛下宠幸宦官,而大将军何进之才却又不足以安邦定国,若陛下驾蹦,其定不能应对宦官,到时这个无能之人必然会召地方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