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多少的父母如此开明,将女儿送到这里来的都是一些大户的人家,看来重男轻女的现象并不是偶然,这个世界也一样存在。这连个女孩,一个便是自己的同桌,另外一个恰巧也在自己前面和石头做了同桌。看着石头和那女孩相谈甚欢,古风甚至有些嫉妒起石头来,自己杂就没碰到那么一位活泼可爱的女孩呢!
重新偷偷审视身旁的女孩,无疑她是很漂亮的,穿着上好料子缝制的褶花裙,大眼睛、瓜子脸,脸蛋红扑扑的,煞是可爱。可古风偏就不明白了,如此可爱的一个女孩为何对自己如此不善。难道自己真的讨人闲,真是不可理喻,看来今后对她还是敬而远之好了。
教授古风他们这个班级的老师是宋文熙先生,当然作为江中第一的天元学堂,担负着向定南王输出人才的重任,故此用的教书的先生,自然不会是一般的人物。宋文熙便是当地有名的大儒,学识渊博而且资辈够老。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宋文熙抑扬顿挫的念着,孩子们跟着摇头晃脑的读着。而古风却例外的感到郁闷异常,《百家姓》自己早就烂熟于胸,此刻再来学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为使自己不至于郁闷至此,古风只好躲在最后,走起小差看起了课外书。
当然古风希望这个同桌不要多事,这样自己可以安稳的继续。可是希望毕竟不是现实,古风的这种做法,立刻引起了她的不满,只见她突然站起来,指着古风道:“先生,他没有跟着念,一直在看别的书。”
小孩子不专心上课读书,本是很平常的事情。可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先生为了使今后的孩子能够引以为戒,当然要有所表示以显示自己的威严。
“上课的时候怎么看闲书,赶紧拿出来!”宋文熙年过半百,说起话来不温不火,但看向古风的眼神却透出一股严厉。
课堂上的学生都看向古风这里,看谁如此大胆在开学第一天就敢触老师的霉头,看老师怎么处置他。一群幸灾乐祸的家伙都在等着看古风的笑话,而举报古风的那个同桌女孩更是一脸的洋洋得意,用挑衅的眼神看着古风,仿佛在说:这便是得罪本小姐的下场!
古风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位大小姐,难道就仅仅是为了自己在门口挡了她的路?古风无奈只好将书交道了宋文熙的手中。
当宋文熙接过古风手中的书一看,却是吃了一惊。原来古风看的这本书叫《三言二拍》,作者是冯凌。冯凌是大姜初期名噪一时的诗人,其人生于市井,对市井阶层百姓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有深切的体会,写了不少反映当时民风的优秀诗篇。晚年则闭门谢客,将那些发生在市井间脍炙人口的故事,整理收录成册,其中也收录了他许多的诗词。
以古风小小的年纪,别的孩子才从《百家姓》开始,他竟然看起了这样的书,如何不令宋文熙吃惊。难道他真的与众不同,心中倒有了考教古风一番的心思。
“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这岂是你能看的懂的书?”宋文熙看着古风说道。
“对,先生用戒尺打他手掌,看他以后还敢不听讲!”见先生有意惩罚古风,小丫头便在一旁煽风点火道。
这下古风可彻底的怒了,用恶毒的眼神狠狠的瞪着她。让本想继续借机发挥的她,立刻闭嘴不语,躲开古风看向自己的目光。
“竟然做错了事情,就该受到惩罚。嗯,你叫什么名字,哪家的孩子?”不过宋文熙还是多了个心眼,来这里读书的孩子家里非富即贵,还是先摸摸底,不然处罚过于严厉了,自己到时候也不好说。
“我叫古风。”不用多说,祈州城内除了王府,别无他家。
宋文熙心中突兀,得亏自己多了个心眼。姓古自然是来自王府,不管是不是王爷的子嗣,总是王府的人是不好得罪的。
“哦,古风。既然你很喜欢冯先生的书,想必你也知道他是个诗人,想必也喜欢他的诗。既如此你现场也做一首出来,如果尚可,此事我就不追究,就连这书我也还你,如何?”其实宋文熙还真没想为难古风,即便古风做不出来或胡诌那么几句打油诗,宋文熙也打算就此作罢不在追究了。
作诗?古风觉得太为他难了。作诗可需要合情合理应景而作才好。虽然自己头脑中有许多前世的唐诗宋词,但总不能不切实宜的抄袭吧?
心中焦急的古风不由四处观望,恰巧看到窗外的鸟语花香,以及花园中被雨击打洒落一地的花瓣,顿时想起了一首与此景相映的诗来。
古风心中有了主意,便先定了定心神,随后对宋文熙一揖,说道:“既如此,那小子就斗胆现丑了。”说完古风指向窗外道:“学生就以窗外此景为题,戏做一首。”
言罢,古风拿起桌上的笔纸饱沾墨汁,提笔写道:“春眠不觉晓。”五字写于纸上,然后古风略微停顿。
宋文熙见古风字迹还算可以,看其写了五个字,那写的应该就是首五言诗了。不过刚才他指着窗外,应该是首咏物诗才对,此时这句与此景倒也相符,也不知下面会写些什么,且看他所写。
只见古风又润了润笔,然后一气呵成,写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然后将笔放下对宋文熙恭声说道:“先生,学生信手涂鸦,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