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刺客们各自散去,只留下死神妹子一人,她找了一条小巷子,进去打扮了一番,再出来的时候居然不隐身了,干脆地跟在伊云身边。她换上了一套纯黑色的裙衫,蒙着黑色的面巾,从头到脚,漆黑如墨,只有一双眼睛闪着着晶莹的光芒。
三人一起向城中心的总督府行去,街道上安安静静的,一方面由于现在是半夜三更,另一方面也因为城外的倭寇围城,使得百姓们人心惶惶,这个江南的重要城市,整个儿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到了总督府,只见府旁边的一座房子灯火通明,有许多百姓在进进出出,伊云还记得那里是大相国寺,现在这座寺院连半夜里都有许多百姓进出,上香敬佛……临时报佛脚,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进了府里,只见总督府里也是灯火通名,有许多文武官员在进进出出,伊云和瓦氏夫人一路走到堂上,只见胡忠宪坐在大堂中间,周围一圈文臣武将,有的伊云认识,有的却完全没见过,他们似乎正在和胡忠宪商议着什么,见到伊云进来,所有人都转头来看,有的人认识伊云,脸上顿现喜色,有的人不认识伊云,眼光很自然地转到了他旁边站着的死神妹子身上。
胡忠宪大喜过望,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嘉善王?太好了!您居然来了!”
“是嘉善王!”认识伊云的官员们也一起叫了起来。
那些不认识伊云的人这才大吃一惊:“原来这个年轻人是嘉善王?太好了!救星来了啊。”
284、钱塘王蔡柔【2/2】
“嘉善王,救我们啊!”文官们嚎叫起来。跟我读h-u-n混*h-u-n《《》》请牢记
“咱们被围在杭州里面好些日子了,求您派出火铳兵干掉倭寇吧!”
“嘉善王,把倭寇都杀光吧。”
“您是我们的救星啊!”
什么救星来了?搞笑么!伊云大不爽,喝骂道:“住嘴!救星?救什么星?我手里才一千两百铳兵,你们要我把城外敌人全杀光?你们有病不成?都给我安静!”
他这么一吼,官员们吓了一跳,脑子还不算完全烧坏的人仔细一想,铳兵虽然厉害,问题是太少了,要想把城外的倭寇全搞定,显然不可能。这么一想,文官们顿时安静了下来,不再乱嚷嚷。
伊云对着胡忠宪摊手苦笑道:“胡大帅,我带着一千五百名士兵来增援你,到了桐乡绿洲,感觉到前面全是倭寇的伏兵,所以不敢带军队过来,只好带着个妹子摸了进来。”
胡忠宪瞄了一眼他身边的死神妹子,低声道:“这位姑娘怎么称呼?”
伊云还没想清楚怎么介绍她好,突然听到死神妹子用低沉沙哑的声音道:“三江阁,阁主!”
“什么?”满堂文武大吃一惊,许多文官身子猛地向后一缩,坐立不稳,差点摔倒在地。
“哗,这个女人……是三江阁的阁主?”
“恐怖的杀手组织。”
“天啊!可怕的家伙!怎么把她带来了?”
“快杀了她!”
满堂大乱,场面简直一塌糊涂。
“闭嘴!”胡忠宪怒了,大喝一声,将堂中乱七八糟的声音全部压了下去:“三江阁阁主虽然很可怕,但毕竟是咱们大萌国的人,她出现在这里,就意味着打算和咱们合力抗倭,她现在是友军,你们这些混帐不准再说废话。”
伊云心中暗暗点头。看来胡忠宪也是个明白人,知道人民的内部矛盾可以先放下,解决外部矛盾才是正确的:“胡大帅,你们这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为什么聚集了这么多在人,在商量啥事?”
胡忠宪叹了口气,在伊云耳边低声道:“我这里军队的情况其实不太糟,自从嘉兴来的援军入城后,城里的兵力达到了七千。借着城池,大炮的掩护,顶住一万倭寇的进攻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来自于内部……这群废物们……唉……咱们现在正在开会。你在旁边旁听几句就知道了。”
伊云点了点头,伸手想去牵死神妹子的手,带她去屋子的角落里旁听,结果死神妹子将手一缩,不让他牵了。
“喂,干嘛不让我牵?刚才一直牵得好好的!”
“刚才咱们是在隐形中行动,我怕你看不到我,走丢,才牵着你。”死神妹子低声道:“现在你有眼可看。休想碰我一根手指。”
“奶奶的,不解风情的女人,真讨厌。”伊云哼哼了一句,走到墙角靠好,死神妹子也走过来,站到他的身边。
胡忠宪给伊云使了几个眼色之后,回到堂中。继续开会。
伊云听了一会儿就明白了,他们是在开军议会议,讨论怎么对付城外的倭寇。
只见一个大嘴巴的文官站起来,大声道:“城外倭寇极度凶残,今日这场小战,加上前几天的数次战斗,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倭寇只用三千人。足以击败我军四千多人。而倭寇的总人数有一万,我们只有七千,不论怎么看,战力都不够,下官以为,咱们全无胜算。干脆遍搜城中金银,送给城外的倭寇,他们得到了钱财,就会退去了。”
吓?伊云险些以为耳朵出了问题,等他确认自己没听错时,差点跳起来打人了。怎么有人出了这样的主意?我擦!
那文官话音刚落,以瓦氏夫人为首的一群主战派武将立即大怒,骂道:“你放屁,咱们是大萌国官兵,遍搜城中金银?你以为咱们是倭寇不成?傻鸟!”
那文官冷笑道:“还不都是你们这些武将不争气,你们若能打败倭寇,我何必出此下策。”
瓦氏夫人被这样一说,倒是开不起口了,一时噎住。
这时另一个大耳朵的文官站起身来,大声道:“咱们毕竟是大萌国的人,帮着倭寇抢百姓确实不妥,下官认为,倭寇虽然围了城……其实只围了杭州的东面和南面,西门和北门还是可以出去的,下官建议,咱们放弃杭州,出城向北跑,只要跑到南京,会合了金陵王,就什么也不怕了。”
吓?伊云再一次险些认为自己耳朵听错了,放弃杭州跑路?我擦,怎么有人想出这样的招?这里是抗倭大本营,放弃大本营跑路,这是哪门子的神经病想得出来的事?置城中的百姓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