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履尘压下直冲喉际的一口鲜血,一抹不易觉察的鲜红从脸上一闪即逝,整个人亦如同无
事一般。
但其余的三名倭寇是何等厉害的人物,不仅狡猾凶残,亦是冷酷无情,秦履尘脸上的鲜红
根本逃不脱他们锐厉的眼神。
三人看也不看自己的受伤同伴,惨白的面上露出阴鸷的笑容,眼神露出残忍的凶光,近似
于野兽的冰冷。
秦履尘缓缓吸了一口气,让真气贯透四肢百骸,强压下内腑中巨创,继续保持强大的精神
与斗志顽强的劲力。
秦履尘知道此刻精神一旦松懈,其余三名倭寇即会趁虚而入,跌落尘埃的命运亦逃不脱,
秦履尘连逃走的念头亦是抛却,此刻只想一心一意将三名敌人一一放下。
其余的三名倭寇缓缓扬起倭刀,高举头顶,保持一种强大的气势,以犄角之势压迫着秦履
尘,随时准备给秦履尘致命的一击。
秦履尘进入一种冷静如水的境界,虽低首视地,但是外界的气象无不一丝一毫地反映于脑
际,那怕尘埃之雾,亦是一颗一颗如同一个世界的现于脑海。
越是危险的境地,秦履尘愈是冷静,来自于第六感的锐敏力道越是强大,甚至可以感觉到
三名倭寇,在气机的牵引下,气势不断高涨凝聚,甚至可以推测到,当倭刀至最高点时,
将是气势和真气凝聚到巅峰的时刻,亦是攻击发动的信号。
一声厉叱,秦履尘以高明的战术在三名倭寇的气势凝聚到颠峰一线之距时,主动出击,
整个身形如同出笼的脱兔一般,利箭一般的冲刺而上。
足下踏地的声音,产生一种怪叫,沙沙由于外力,相互摩察,发出可怕的声音,喉间发出
的厉叱,夹杂着秦履尘从丹田迫出的清灵风。
与此同时,秦履尘感觉到三名倭寇心灵产生几乎微不可察的颤动,秦履尘准确的把长剑透
出,剑身闪着捉摸不定的光芒。
由于秦履尘的剑尖不停地颤抖,发出一种凄叫,让三名倭寇谁也捉摸不到他的攻击目标,
仿佛每一次颤抖都是攻击自身,又仿佛根本没有目标。
如此奇幻的剑势,让正在摧发内力的倭寇大惊,同时奋力舞起一片刀芒向后暴退,哪有
余力攻击秦履尘,奋力自保。
当三人暴退之时,发现秦履尘以更快的速度如同鬼魅的后退。
三人知道上当,大喝一声,直向秦履尘狂扑而去。
秦履尘真正的目标却是受伤的倭寇。
受伤的倭寇发现秦履尘的目标居然是自己,不禁吓得魂飞魄散,没命的向后飞退,再快怎
快得过秦履尘的鱼龙舞的全力冲刺。
以有心算无心,以蓄意而为对付伧促的逃命,只听到一声惨叫。
与此同时三名倭寇看到自己的同伴没命的飞扑而来,不禁大骇,手中的刀砍也不是,避也
不及,一时之间是狼狈万分。
秦履尘以更快的速度越过逃避的受伤倭寇,同时以马后腿的方式闪电般的澄踏而出,正中
此寇的背心。
受伤的倭寇睡前一黑,背心的巨痛让他直奔西天,秦履尘脚下的巨力将其身体激起,飞般
撞向飞扑而来的另外三名倭寇。
三倭寇竭尽全力,方狼狈地避开直飞而来的同伴的身体,回头瞧时,同伴早已命丧黄泉
,一种突然而来的打击实在是不言而喻。
相对劣势的秦履尘利用巧妙的战势,以微弱伤势重创对方一人,同时在敌人三人面前强行
搏杀受伤者,对活着三人的士气可以说是莫大的打击,一种说不出的沮丧,让三名倭寇有些
垂头丧气。
这正是秦履尘要营造的形势,每步以其奇为主,先置自己于死地而争机生机,再利用造就
的形势加以利用,以弱胜强。
三人犄角的攻势由于三人心灵受到的创击,而不攻自破,正面的压力剧减,让秦履尘开始
有心力调整新的战术。
稍作调整,秦履尘迅速移动步伐,针对三人站立的位置,不断加快步伐,如同古战场上的
鼓点般,愈来愈密集。
三名倭寇亦是高手,气势上的弱势让他们调整战略,以守为主,逐渐凝聚气势,进行新
的攻击。
但秦履尘似乎知道他们的战略般,他们每后退一步,秦履尘便大踏步而进,而且每一步
发出的声音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难受,似乎不断踩在他们心灵的空隙上,一种来自战略的威胁
迫使他们加速后退,这样一来反面使秦履尘“得尺进丈”,咄咄逼人,飞步逼来。
直到三人意识到这种退法,终会力竭吐血而已,或者力竭而已。
几乎三人约好一般,同时一声厉吼,三把倭刀奋力朝前劈下,三股刀气编织成离集的刀网
,将满地尘埃激得尘土飞扬。
正逢上一阵轻风扬过,顿时满天尘雾席卷而来,扑向三名倭寇,他向掩着飞来的微尘,忽
然发现秦履尘的身影像蒸发在眼前一般。
真是天赐良机,秦履尘知道沙尘做起的屏障,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整个身体掩藏在尘
雾的脚跟,亦是尘埃密集的地方,贴地的飞掠使三名倭寇突然失去对秦履尘的踪迹,情不
自禁想到背后。
这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他的死角正是视线的死角,亦是背后,当他们发现背后依然不见
秦履尘的踪迹时,感觉到一种无名的恐惧来自背后,秦履尘的两条腿如风翻的风车一般,在
风中如同怒放的花朵,秦履尘的双腿既像风车的叶轮,也如同盛放的花瓣。
三人同时感动肩头一痛,虽然紧急情况下,避开背心致命的一击,肩头却代而受之,三
人分别左肩右肩受到秦履尘的足尖一点。
即使如此,三人亦是一连几个跄踉,才站稳脚根,怆然后顾之时,秦履尘站在原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