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浩楠点点头,道:“别看土耳其帝国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辉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方两千多万人口,战争潜力相当巨大。如果没有人去试探一下土耳其帝国的战争潜力,帝国贸然介入,得不偿失”
钱谦益明白邓浩楠的意思,俄罗斯帝国就是帝国用来试探土耳其帝国的战争潜力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那微臣这就给俄罗斯帝国的特使回复”
钱谦益随后找到俄罗斯驻华特使,双方拟定了两份同盟条约,一份是汉语,一份是俄语。
第二天,内阁校验合约内容无误后,送交御书房由邓浩楠签字用印生效。接着,中华帝国礼部派出特使,随同俄罗斯帝国特使返回莫斯科,让俄罗斯帝国沙皇签字,双方交换合约后中俄同盟国将正式成立并生效。
按照合约规定,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放弃对两国交界处的西域诸国的宗主权,维持西域诸国独立并严守中立态势。两国缔结同盟之后,将相互尊重和承认同盟国的既得利益。保持军事互信和经贸往来,双方正式派遣大使,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附件中规定了一系列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宗教等细节。其中重点是军事上的密约。俄罗斯帝国和中华帝国将联合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俄罗斯帝国从陆上进攻,中华帝国从海上进攻。双方南北夹击土耳其帝国。E!~!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340章治黄工程
第340章治黄工程
【今日第二更】
~~~~~~~~~~~~~~~~~~~~~~~~~~~~
中俄两国首都之间距离万里之遥,两国正式缔结同盟最少还需要一年时间,而消息再传回北京还得一年时间,中华帝国按照合约采取军事行动前,还得准备个一年半载,而海军抵达印度洋红海海域作战还得半年时间。wwW;
这样一算下来,俄罗斯帝国实际上需要孤军奋战至少三年时间,而这三年时间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将大多数集中到北方区对抗俄罗斯,那么红海以西的埃及、北非地区将兵力薄弱,正式中华帝**事入侵的最好时间。
邓浩楠机关算尽,利用古代通讯落后的时间差来耍手段,到时候俄罗斯帝国也有苦难言,被中华帝国当枪使,他们的命运在邓浩楠算计的时候已经注定了。
时间充足,邓浩楠于是将目光从西亚收回来,回到东南亚。
每年从吕宋和巴布亚掠夺回来的财富不少,“收成”好的时候,能够掠夺上亿银元。“收成”差的时候,也能收上来四五千万银元。单单是这些从海外掠夺回来的自己就足够帝国进行各种经济建设了,因此当帝国的三年免税期满的时候,神武大帝邓浩楠再次发出圣旨,继续免除帝国百姓赋税四年,当然商业税除外。
前前后后,邓浩楠先后已经免除赋税八年时间,算上这次的四年免税时间,已经累积到了十二年。
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神武大帝在民间的声望直逼神灵,深受百姓爱戴和敬重,邓氏的江山犹如铁桶一般稳固下来。
截止去年年底,帝国财政收支超额,达到两亿三千万银元。其中财政预算支出约一亿四千万银元,六千五百万银元用于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和帝国工业建设,军费支出一千五百万银元,民生改善和灾难赈济支出六千万银元。
其中灾难赈济一项占了四千七百万银元,主要是因为帝国的灾害性天气继续恶化,风灾、水灾、旱灾、地震、海啸等接连不断,帝国政府不得不拨出巨款用来救济灾民,以及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神武大帝邓浩楠几乎每天上朝都听得到这方面的报告,如果不是帝国财政盈余数额巨大,帝国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当中。
邓浩楠每每感叹,一是感叹他的幸运,可以用海上贸易和殖民掠夺来弥补帝国的灾难损失。一是感叹历史上的倒霉皇帝崇祯,一个兢兢业业却生不逢时的皇帝,他那个皇帝当得太憋屈了。
帝国去年的财政盈余九千万银元,加上前几年每年都有五六千万银元的盈余,帝国国库内储备了高达三亿银元的金融储备,里面的资金已经堆积如山。
这还不包括帝国央行的资金储备,民间资本的庞大,使得帝国中央银行的资金储备超过七亿大关,这笔庞大的资金让满朝文武大臣们喜极而泣,但却令邓浩楠欲哭无泪。
七亿银元平摊到七千多万国民身上,每人不过才存十个银币而已。文武百官只看到了总体数字,却忽略了平均数字,只有平均数字才能体现一个国家到底是否富裕。
在邓浩楠的计算里,此时帝国的央行储备资金应该达到二十亿银元才算正常。平均到个人,六年当中,每人总共存了三十个银元,这样才能说明老百姓真正的有了余钱,可以放到银行里存着。
但现在来看,帝国的老百姓们紧紧刚刚达到了温饱水平,银行制度推行了六年,休养生息的免税政策推行了八年,这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