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子!银子!银子!”
邓浩楠喃喃自语,叨叨了几遍后,突然问道:“太平洋贸易公司应该还有银子吧!最近海外贸易很活跃,关税也应该收了不少吧!”
王承恩回答道:“贸易公司到年底结算时才能交上了银子,今年预计盈利四千万两左右。但是考虑到还要从国外进口武器和战马,最后可能只剩下一千万两了!”
冯邵延补充道:“海商增多了,像苏利他们潮帮组建了南洋贸易公司,带动了不少关税收入,预计年底海关税收将达到一千万两,但这些加到一起也经不住王爷这样花法啊!”
邓浩楠不好意思的咳了一声,道:“战马现在不需要进口了,火枪也囤积的差不多了,以后我们就要自己生产火枪了,因此加起来大约还有五千万两,省着点儿花应该够了!”
冯邵延问道:“现在虽然够了!可是王爷忘记了准备在南洋动手的事情了吗?一旦对菲律宾动手,海外贸易这块出了缺口。而国内王爷实行休养生息,拿不到赋税,财政很容易崩溃啊!”
邓浩楠忽然想起这个问题,暗道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
正待邓浩楠想问题的时候,侍卫长丁大牛进来报告。
“王爷,总参送来急件,满清残余想要放弃沈阳,刘虎担心敌人逃入大漠或者长白深山,因此提前执行M计划!”
第二次辽沈大战爆发!
~~~~~~~~~~~~~~~~~~~~~~~~~~~~~~~~
【感谢书友鹰仔快飞、还是矮子投出的月票和打赏!】V!~!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298章平定北方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稍晚,敬请期待!】
第298章平定北方
十月中旬,正直北方大地深秋时节。wWw;
有道是一茬风雨一茬凉,刚刚下完一场秋雨,天气显得越发的冷。
然而,在关外蒙古大漠,到处充斥着欢声笑语。因为立时好几个世纪的蒙汉战争终于结束了。没有人喜欢打仗,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不过都是双方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受苦的还是底层老百姓罢了。
邓浩楠深知种族之间的战争,要么杀光对方,要么就只能融合接纳对方。邓浩楠现在没有能力灭掉蒙古,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实行怀柔政策。
三天前,邓浩楠率领十万骑兵,会同蒙古各部抽调的三十二万精锐,在科尔沁部会盟。
会盟之后,蒙古七十二部被划分成内中外三个蒙古行省。其中内蒙古即是后世的内蒙古,没有什么变化。中蒙古为后世的外蒙古地区,外蒙古为后世的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区,三个蒙古地区的面积相当于大明国土面积的一倍多。
为了控制着三个广大地区,邓浩楠在三个地区成立了军区司令部。在内蒙古成立归化军区,中蒙古成立乌兰巴托军区,外蒙古成立瓦刺堡军区。
会盟时,三十二万蒙军正式进行改编,成立十六个军,三十二个师,并授予番号,正式加入明军战斗序列。
其中十个军驻地瓦刺堡,提防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三个军驻地乌兰巴托,剩下三个军驻地归化。
收服蒙古之后,邓浩楠的陆军实力空前膨胀。单单骑兵规模就达到了五十万,加上步兵和炮兵,使得总兵力超过了七十五万。这已经超出了邓浩楠保留五十万常备陆军的计划。
不过,眼下大明对满清的最后一战已经打响,邓浩楠于是调动这三十二军队加入对满清的最后一战。
此时,满清仅剩下不足两万军队,且多是老弱病残,战力不堪一击。皇太极死后,满清朝廷仅剩下一些文官,主要武将都在漆河战死。
皇太极只有一个儿子豪格,文武百官考虑到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立豪格即位为皇帝。
豪格登基后,但大权却掌握在多尔衮的手里。
多尔衮主张向大明臣服,纳贡称臣。但豪格一心要为他父皇报仇,拒绝纳贡称臣。
正如邓浩楠所预料的那样,皇太极一死,起内部必然争权夺利而不和。
多尔衮主张纳贡称臣,因此没有打算撤离沈阳。而豪格要求报仇,死不投降,因此他决定放弃沈阳,返回建州山区,向当年努尔哈赤一样,准备东山再起。
这样一来,二人意见相左,使得满清文武百官占成两对,相互攻击吵得喋喋不休。
原本,多尔衮吃定豪格无法忤逆他的意思,但却错误的估计了豪格的决心。
十月中旬时,豪格孤注一掷,力排众意,宣布放弃沈阳,撤回建州。
多尔衮自然反对,于是君臣不和,当朝翻脸。豪格早就布置好了,知道多尔衮嚣张,因此在大殿左右埋伏了大批刀斧手。
这批刀斧手是皇太极留下的精锐部队,负责保护皇宫安全的。多尔衮自大,以为豪格不敢动他,直到他的脑袋被砍下时,他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
多尔衮被杀,豪格借此立威,强行通过了撤退建州的决定。
东宁前线,大明帝国陆军部长刘虎得知情况后,认定豪格已经准备逃跑了,于是请命提前执行M计划,彻底消灭满清政权。
命令下来后,刘虎迅速命令周边部队向沈阳进军。
为了彻底消灭满清,邓浩楠动员了三分之二的兵力。黑甲精骑、骑炮兵、陆战师、枪骑兵、关宁铁骑、辽西马步军全部投入战斗。
黑甲精骑和关宁铁骑保护邓浩楠赴科尔沁部会盟,防止那三十二万蒙军有所异动。因此第一批投入第二次辽沈大战的军队中,不包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