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三日。
邓浩楠离开直隶,返回金州,召开军事会议。
会议上,邓浩楠让他们先发言。
陆军部长刘虎言,道:“杨嗣昌败了朝廷已经无兵可调,如果我们不出兵。
整个南方将会沦为永兴叛军的地盘,那样对大人的事业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海军部长陈耀明说道:“眼下就等那帮大臣们松口了。
只要让大人坐上直隶总督的位置,那么咱们出兵也算划算了!那帮老东西。
指望他们松口很困难!军情局局长王兆阳冷哼一声,道:“除非叛军打到北京城下。
不火烧眉毛他们是决计不松口的!”刘虎点点小头,道:“现在的时局已经僵到一起了,朝廷无力镇压白莲教叛军。
但又不想让我们占便宜!”陈耀明说道:“黄立极他们现在是摆明了宁肯便宜白莲教也不像给我们好处。
我认为他打的主意就是做大白莲教叛军。
然后让我们和白莲教叛军死磕,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等到我们剿灭白莲教时。
势必元气大伤,那时他就好对我们下手了。
陈部长说的对!兔死狗烹”。
王兆阳说道:”这些个大臣们的脑子里。
别的没有,就会干这些昧着良心的事情”。
几人说着他们的看法,邓浩楠只是静静的听着。
作为总参谋长,林风在听取他们的发言后,总结了一下,说道:“眼下朝廷命令大人南下剿匪,如果大人按兵不动,我想黄立极他们定然会借机会大做文章,向全天下人抹黑大人见死不救,若是那样的话。
大人就被动了邓浩楠点点头,不置可否。
王兆阳说道:“没错!眼下大人声威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天下人都看着您呢!若是被黄立极恶意抹黑,对大人十分不利”。
邓浩楠心中苦笑。
确实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眼下自己成了大明帝国的名人。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天下人注视着。
老百姓越是期望高。
对邓浩楠的行为便要求的越高,如同走钢丝一样,不容的些许错误。
许久,邓浩楠叹口气,道:“派兵南下是板上钉钉的了!现在我所顾忌的是。
大军在外不知道何时才能平定白莲教叛军。
这辽东乃是我们的根基,不容有失”。
林风笑笑。
说道:“大人尽管放心!经过去年辽沈大战之后,咱们的兵力猛增,尤其是新兵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如今一线主力部队海陆军总兵力达二十万,琉球都护府、朝鲜都护府仆从军六万。
台湾府守备军五万,蒙古仆从军三万。
再加上新兵预备役也有五万余人,可战之兵四十余万,说句大胆的话。
现在大人问鼎神器都足够了!”什么都怕算,这一算可是把邓浩楠吓一跳,不知不觉当中,他手下的军队总数已经达到了四十万。
虽然只有二十万一线作战部队,但是放在大明帝国当中,这装备精良的二十万大军抵得上百万明军。
他一直对外宣称辽东军只有十万,如果辽东军达到四十万的消息传到朝廷的耳朵里。
那么黄立极他们就会更加忌惮他了。
“小大人”。
刘虎有些迫切的问向邓浩楠。
“咱们什么时候入主中原啊!不急”。
邓浩楠淡淡一笑,说道:“再有几个月朝局将会有变动。
到时候一旦皇后生下男孩,就是我们入主中原的时候”。
众人闻言一阵兴奋,林风说道:“大人这就要出兵南方,那么朝廷大小事情岂不是都由黄立极他们说的算了?是呀!”陈耀明点头道:“在这个紧要关头。
大人不在京城坐镇,怕黄立极他们会搞出什么动作来!”邓浩楠笑了笑。
说道:“这些天我一直呆在府里不出来,早已经相通了其中关节。
黄立极他们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我调出京畿。
然后他们好有所动作。
我若留在京畿势必会成为他们的攻击中心。
一旦我离开京畿,皇后示弱,黄立极他们本身不是铁板一块。
到时候他们都为了争夺权力而相互攻伐。
容妃和成妃各成一派,以为皇后示弱不再是威胁,我们便从明处到了暗处。
让他们窝里斗。
我们隔岸观火。
大人高明!”林风说道:。
如此一来。
黄立极、李国力挺成妃,而来宗道和叶向高力挺容妃。
算上那个督御史顾秉谦支持慧妃,这京城可就热闹了。
大人离开漩涡中心,任由他们相互攻伐。
等到天下人看不下去的时候,大人只需全力一击。
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们打垮!”刘虎笑道:”若是加上荡平南方叛乱的功劳,皇后垂帘听政,那大人最少也是个监国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