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海上马车夫第239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显然叶向高是在漫天要价,邓浩楠明白,不能听他忽悠。

于是摇摇头,叹道:“实不相瞒,我的手下们也要吃饭穿衣,五百万两我拿不出来!”

叶向高不过是在试探邓浩楠的家底而已,于是说道:“那就四百五十万两好了!”

那浩楠摇摇头,说道:“我顶多能借给朝廷一百万两白银。”

“不行!”叶向高摇摇头,道:“一百万两让我们欠你人情,还不如不借呢?”

王恰点点头,道:“就是!那夫人的人情可是不容易还啊!”

“四百万两!”

“一百五十万两!不能再多了!”

“三百五十万两!这真的不多!”

“最多两百万两!我得勒着裤腰带吃饭了!”

那浩楠跟五个老家伙讨价还价,最后敲定在两百三十万两。不过。邓浩楠旋即提出了他的附加条件。

“你们必须要有抵押!”那浩楠想了想,说道:“这样好了!苏杭织造和景德镇御器厂交给我打理!”

这回轮到黄立吉等五个老家伙们吃惊了,暗道年浩楠这家伙当真不是肯吃亏的主儿。

叶向高说道:“这不行!我们刚刚准备停了两处的供奉,你再下去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那浩楠摆摆手,笑道:“叶大人多虑了!我又不会去收刮老百姓!你们放心好了!我要这两个地方只不过做生意用!”

“那就是贩卖到海外了?”黄立吉问。

邸浩楠点点头,说道:“当然了!不然我要它们做什么?”

“不行!”黄立吉顿时摇头,他深知这两处地方的油水,但是要知道这两处地方的产品在国外的暴利,尤其是用于进贡的贡品。普通大明货物运到南洋都翻十倍,那么贡品运到南洋的话,那可是四五十倍的猛翻。

“这两处乃是给宫中上贡用的,如果流落海外,那成何体统!”

那浩楠清楚其中的暴利,于是说道:“如果几个大人同意的话,本官愿意借款三百万两,同时每年分别给每位大人五十万两的分红如何?”

众人倒吸六口冷气,都知道邓浩楠走海贩货暴利家,但是却不知道竟是如此阔绰。

每人每年给五十万两白银,这简直顶得上他们五年的收刮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从邓浩楠那里拿钱,用不着担心出事,更不怕别人查。保险的五十万两啊!

没有不心动的!

叶向高几人看向黄立吉,那神情已经告诉黄立吉了,他们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黄立吉轻咳了一声,这种明目张胆的贿略,也就只有邓浩楠敢这么做。不过这里就他们六个人,都是官场混的顶级油条了,也用不着遮掩,

“如此”黄立吉看向众人,于是点点头,道:“就这么定吧”。

众人闻言相视大笑,这种大快人心的事情,对于大明历代内阁来说,这次六位阁臣共同分赃,当真是第一次。

当然,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邸浩楠。

给五个阁臣每年两百五十万两白银,看起来很多。不过邓浩楠心中明白,得到景德镇御器厂和苏杭织造两大大明王牌企业,那么就等于掌控了大明最高端的货源。

那浩楠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暴利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他记得旭年;月。日,“哥德堡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心吨的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和藤器。当时这批货物如果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凸至刀亿瑞典银币。

这如果换成邓浩楠所在的功年,再全换上高端货物,那么利润将会是天文数字,虽然两年能够往返一趟,但是想起堆积成山的财富,邓浩楠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接下来,众人继续议事。经过刚才的合作,五个阁老彼此见虽然还有不和,但是都因为得到邓浩楠的贿略而对邓浩楠另眼相看。

这样一来,邓浩楠在内阁也变得和谐了起来,成为五位阁老之间的缓冲区,受到特别的优待。

这时,李国拿出了朝鲜时辰韩暖的折子,给几人商议。

王恰直接说道:“当然要救了!朝鲜是牵制建奴的主要力量之一,如果被皇太极剪除,那么我们面临的压力将会增大

李国叹道:“只是袁崇焕已经跟皇太极议和,毛文龙上次被袁崇焕耍了,损兵折将,这次见袁崇焕议和,他也坚守盖州卫不战。如今就剩下邓大人的辽东都督府了!”

那浩楠心中暗道:丫的不是让老子出兵救援吧!这可不行!

“我先声明啊!”邸浩楠说道:“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如果我不借给你们银子,倒是可以出兵救援。如今我的银子借给了你们。又要收拾御器厂和苏杭织造的烂摊子,可没有银子作为出兵的军费了啊”。

“可是”王恰满脸的犹豫。

“不要可是啊”邓浩楠急忙打断他道:“我若是出兵的话,那可就没钱借给你们了,更没钱给你们分红了啊!”

没钱分红?

听到后面的话,王恰等人顿时不再说话。

莱宗道笑了笑,说道:“如今我们有袁崇焕、毛文龙和邓大人牵制皇太极,朝鲜的作用不大。倒不如让皇太极跟朝鲜死磕,消耗皇太极的实力更好”。

“莱大人所言甚是!”

众人见有台阶下,急忙不再研究朝鲜的事情,生怕没了邓浩楠给他们的分红。

于是乎,朝鲜的命运便被决定了,按照邓浩楠计划好的方向走。

※※

朝鲜与明接壤,又与后金为邻,明金对峙,后金要想西进伐明。就要考虑东面朝鲜的行动。因此,朝鲜的向背确实举足轻重。

努尔哈赤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故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曾多次派遣使臣赴朝投书,希望朝鲜与明朝脱离关系,同后金结盟。但是,朝鲜拒不听劝,仍支持明朝,反对后金。

皇太极为了打破明、蒙、朝的三面弧形包围圈,公开遣使与辽东巡抚袁崇焕、辽东总兵毛文龙议和,暗地里则把进攻的矛头由西转向东,积极准备攻打朝鲜和,以解后金的后顾之忧。

天聪元年7年秋,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后,攻占义州。此时,阿敏遣济尔哈朗等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所部控制的铁山,毛夹龙兵败退往皮岛,未能全歼。而铁山守将毛有俊、刘文举等被杀,许多明兵和辽民遇害。

阿敏等人根据形势变化,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未备水师,无法进攻;而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