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也件战船?
那浩楠撇撇嘴,说道:“他那都是小船,我朋友的手下都是大战船;上面最少的配二十门火炮。动辄几十艘,上百艘战船出动!”
唐镜有些吃惊,道:“有了火炮不但可以封锁靶子的骑射,还可以用来轰开冰面,如此觉华岛无忧也!”
接着道:“大人,鞋子迫近,还是快些请您的朋友前来助阵才是”。
邸浩楠点点头,当即叫来一名护卫。吩咐其去给“那浩楠”送信,请他来觉华岛协防!
然后邸浩楠便跟唐镜一起前往觉华岛,先跟参将金冠打声招呼。
一个时辰的快马疾驰,邸浩楠一行人来到了觉华岛。
明广宁失陷后,御守重在宁远城。粮储则重在觉华岛。觉华乌有一主岛和三小岛今称磨盘岛、张山岛、阎山岛,共巧平方公里,其中主岛;万平方公里。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
城呈矩形,南北长约沏米,东西宽约四米,墙高约旧米、底宽约6米。北墙设一门,通城外港口,是为粮料、器械运输之通道;南墙设二门,与“龙脖。相通,便于岛上往来;东、西墙无门,利于防守。城中有粮囤、料堆及守城官兵营房遗迹,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
觉华岛的水师,名曰舟师,就是由小舟组成,没有火炮。指挥仍由游击参将金冠统领。其作用一是守卫岛上的粮料、器械二是配合陆师进图恢复辽东失地三是策应宁远之城守
正如文献记载:“以筑八里者筑宁远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万当宁远之冲,与觉华乌相犄角。而寇窥城,则岛上之兵,旁出三岔。烧其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远远的就看见一排长长的人墙上,挤满了兵士和壮丁,长达十几里。只见他们抡起各种凿冰工具,正在开凿冰面。
已经开了两米多宽的口子,见邓浩楠一行人前来,参将金冠急忙找来长长的木板铺出一条宽五六米的木桥,让那浩楠等人过去。
上了觉华岛,邓浩楠将印信给参将金冠看了一眼。那金冠见以前的老熟人唐镜陪同,更不疑有假。急忙给邓浩楠行大礼。
那浩楠扶起金冠,将刚才的担忧一并跟金冠说了出来。
金冠道:“今年的天儿特别冷,尤其是最近十来天,竟然引,每面。卑职得知轮早来犯,就想到了觉华岛有危险,因蛆刀刀旷人凿开冰面!只是这样治标不治本。轮子很容易就能找出破绽!”
唐镜笑道:“大人已经找出破绽了!而且已经想到了解救办法!”
当下将邓浩楠的话重复一遍给金冠。
金冠根本没有把邸浩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太监”放在眼里,对于邓浩楠能够上前线,到他这里虽然吃惊,但还轮不到佩服。
此时听到唐镜的一番解释之后。金冠对那浩楠的态度简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大人请受卑职一拜!”
哗哗的一阵甲胄声响,金冠和几个小校以及军士纷纷单膝跪地,恭恭敬敬的给邓浩楠行了军礼。比起刚刚见到邓浩楠时行的参礼可是“虔诚”多了。
那浩楠急忙扶起金冠等人,道:“职责所在,母须谢我!”
金冠等一干将官本来就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退路,此时那浩楠给他们送来了如此的好消息,顿时对邸浩楠感激万分。并拍胸脯表示,一定款待邓浩楠的朋友们,并坚决守住觉华岛!
解决了觉华岛的事情,那浩楠心中舒畅了许多。
见时候不早了,邸浩楠和唐镜起身前往宁远,金冠等觉华岛将官送出了五里方才停下。
望着邓浩楠的背影,一名小校上前说道:“真不敢相信,原本以为朝廷派来个替罪羊,没想到竟是个角乌!可惜了,若不是太监,我等当引为至交!”
金冠道:“传令下去,弟兄们以后骂阉党的时候,莫要捎带上七公公!”
“喏!”
望着日落的余晖,金冠的心情突然好了很多!
※※
下羊四点,邓浩楠一行人方才抵达宁远卫。
宁远城不大,邸浩楠看到后有些失望和担忧。这种小城却是顶住了鞋子的攻击,可以说是个奇迹了。
袁崇焕按照以台护统、以统护城、以城护民原则修建城堡,亲定规制。城高3妇尺,雏高6尺。址广3丈,上广2知尺。
这座城堡倾尽了袁崇焕的心血,因此也进一步促使袁崇焕死守宁远。与城堡共存亡的决心。
一路行来,已经没有了退兵和流民,看起来应该是尽数入了宁远城。
不过,令邸浩楠惊讶的是,宁远城外尽是烈火熊熊,浓烟滚滚。
莫不是努尔哈赤来了?那浩楠心中大惊,若是碰上他们可完了!
唐镜的解释打消了那浩楠的担忧。
原来,这就是坚壁清野的战术!
看起来这种战术也是损敌一千。自伤八百,若不是不得已,怕是没人喜欢这种战术。
袁崇焕动员城厢商民入城,尽焚城外房舍、积刍,让教子露处严寒野外。袁崇焕还针对努尔哈赤善用间谍骗城,亲督同知程维楔稽查奸细。派人巡守街巷路口,又动员街民配合士兵逐户拨捕。令通判金启保编派民夫,供给守城将士饮食。又派官吏带领城内商民筹办物料,运矢石、火药等。军民还在城墙外侧泼水为冰。以阻鞋子登城。
那浩楠心中暗道:看样子,宁远的一切守御准备早已就绪,不得不说。袁崇焕还是有本事的。不但稳定了军心民心,还有针对性的防备教子的诡计。
快到南门时,只听号炮三声,城门打开,两侧再出大量的明军。皆是衣甲鲜明,虎虎生威。
接着,一青袍文官当先走出。随后是几个文官,接着是十几个将校打扮的武官。
眼看着就要亲眼见到历史上的强势阳袁崇焕,邓浩楠心中突突的跳了起来。
太激动了!
邸浩楠勒住疾风,翻身下马,自有小校快步上来为邓浩楠牵马。
历史名城宁远城下,辽东按察使、宁远卫兵备全事袁崇焕、宁远通判金启保、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中左所都司陈兆阑、都司徐敷奏、副将左辅、副将朱梅、都司金书彭菩古、都司罗立、朝鲜泽官韩缓、宁前道臣刘诏、同知程维横等人,以及周边全军将士、老百姓等,皆随着袁崇焕一齐跪下行参见钦差大臣大礼。
“恭迎钦差大人!”
那浩楠急忙道了一声“免礼”然后让所有人赶紧起来。
虽然邓浩楠自己感觉已经渐渐的融入历史了,但是对于这种大规模的跪礼还是有些忐忑。
打量着袁崇焕,只见他才四十多岁的脸上已经布满了风霜的痕迹,两鬓角已经花白,虽然是文官,但是身体并不显得单薄,估计筑城当中。他也没少锻炼吧!
那浩楠打量袁崇焕的同时,袁崇焕也在打量着邓浩楠。
除了惊讶之外,袁崇焕的眼神和脸色没有别的信息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