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远远望见逆军阵中升起了白旗,知道逆军投降了,于是下令停止进攻——大逆和大唐的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这是唐贞观四年暮春发生的事。
杨贤杰从贞观三年五月初六起兵,到贞观四年四月十七日战争结束,共坚持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势力影响到鄂、皖、苏、豫、鲁、陕、晋、翼、川(有些省逆军的兵力并没有达到那里,但影响却是扩大到了那里,比方说调动了那里的官军勤王——所谓“勤王”,就是地方政府组织武装来保卫中央政府),但终因各种原因及唐朝政府的镇压,这场无法定性的起义是失败了。
这场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一度逼近帝都,但在历史上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和名气,所有的正史和野史都未记载,因此也就不曾流传到后世。以至现在的史书上只记载陈胜、吴广、绿林赤眉、黄巾黄巢、王小波李顺、李自成、洪秀全起义,而丝毫也没有提到杨贤杰起义。究其原因,一是无法定性,因为它不是纯粹的农民起义,倒象是封建军阀、割据势力和唐朝争地盘;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唐太宗心里有个疙瘩,不好对天下人明说,故意叫史官掩盖真相,不让官方修订的唐史记载这场起义。久而久之,这场起义也就逐渐为人们所忘却……
正文第二十九章兵指东海
更新时间:2010…3…2016:44:25本章字数:4038
战争是结束了。1⑹k小说wαр。⑴⑹kxs。COM整理
唐太宗倒也宽宏大量,让贤杰立了营寨,并要他前去谈判。
贤杰收兵后没有找到贤宝和单铁勇。他怀疑二人可能被俘,也可能死在乱军中了。他瞪视着茫茫战场,眼里充满疑虑和哀伤……他攥紧了腰间的宝剑,几次都想要抽出来。
众兄弟们都盯着他的手,生怕他做出傻事……
“呛”地一声龙吟,贤杰终于拉剑出鞘,他凝视着剑上的幽幽寒光,脑子里浮想联翩……如果贤宝战死了的话,他这个大哥真的罪该万死、永不可赦!贤宝,贤宝,你在哪里?贤杰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忽然他的手腕一抬,那剑刃似要往颈间横过……
“大哥!”石明亮慌忙冲上前,欲夺过贤杰的宝剑,没想到却扑了一个空,摔了个狗吃屎。只见贤杰推剑回鞘,看了众弟兄一眼道:“龙彪、高应龙随我去和唐朝皇帝谈判,其余众弟兄继续寻找贤宝和铁勇的下落,一定要找到他们!”
众弟兄见贤杰并无寻短之意,方松了一口气,同时暗笑石明亮表错了情。
却说贤杰带着龙彪、高应龙来到唐太宗行营前。贤杰让龙、高二人在帐外等候,自己独自走入帐中——但见唐太宗高坐在龙位上,两旁站着文臣武将。左边是魏征、徐茂功、房玄龄、杜如晦、徐进元、李靖等一班文臣,右边是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罗通等一班武将,排列森严。
贤杰也不下跪,只是冷冷道:“李世民,你听着,我并非是败于你手,我是被女人所败……你高高在上,永远也不会明白人间的情爱……算了,和你对牛弹琴又有何用?又焉能唤回我心中所爱?”
李世民对杨贤杰的事也有所闻,他也知道唐军之所以这么快就奠定了胜局,实在是和杨贤杰心中牵挂两个女人有关。他也不由万分感概,也幸这人为情所困,若不然唐朝的天下还真的岌岌可危……
当下他对杨贤杰的不敬也并不在意,只是点了点头道:“朕很明白你内心的痛苦,朕劝你一句,若要屹立于天地之间,最好不要太沉湎于儿女私情。今番尔能以国家为重,息戈止兵,实为天下黎民之福也。杨爱卿,只要你保证不再反唐,朕即可保证尔等生命安全,为官为民,悉听尊便。”
贤杰心中一呆,想不到这皇帝还很了解他的痛苦,这番安慰之语就象出自一个朋友口中,令贤杰大感意外。看来自己过去还真小看了这个李世民。当他听到李世民许诺只要他不造反便可保证他和兄弟们的安全时,心中也是一松,他知道皇帝的话便是金口玉言,正所谓“君无戏言”,自己和兄弟们的安全是有了保障。但他听到唐太宗“为官为民、悉听尊便”的话时,嘴边不禁又浮现出一丝冷笑。他冷冷道:“你放心,我杨贤杰习惯了闲云野鹤之生活,不会做你大唐的官。”说完头也不回,大踏步走出营去。
贤杰去后,满朝文武颇不服气,觉得就这样放杨贤杰走,实在太便宜了他。魏征力排众议道:“陛下,千万不能再兴刀兵……黎民百姓实已不能再受兵祸之苦,若再纠缠不休,必有违民心、失去信义。就算杨紧杰授首,只怕人心也难服,同时会引起更大杀戮,必将动摇我大唐根基。不如就此息事宁人,也彰显我大唐以仁爱治天下,以信义服宾夷。赦此杨贤杰,则陛下宽宏爱民之心天地可鉴!”
唐太宗见魏征说得有理,当即赞道:“魏爱卿此言甚合朕意,杨贤杰一事就此终结,尔等不得再议。传朕旨意,班师回朝!”
贤杰回到营中,默然无语。这时石明亮、谢志君等向他报告,找遍了战场,仍未找到贤宝和铁勇,同时他们也同唐军进行了交涉,唐军并未杀死二人或将二人俘虏。贤杰长叹一声:“生死由命……罢了,我等也拨营东进,再作计议!”
当下拨营东进,往汴州方向缓缓而行。四月二十一日,到达汴州地界,同普济、闲空的人马会合。普、闲二人正在攻打汴州,听得贤杰已经同唐朝罢兵讲和,便也停止了战斗,收拾了二万人马,同贤杰合兵一处。
当下暂且在汴州城外安营。普济道:“现在不打仗了,咱们开往何处去?”
贤杰叹息了一声道:“把大家都解散了,回去耕种田亩,做安分守己的老百姓吧。”
高应龙道:“大哥,我看就这样作鸟兽散终是不妥——盖因兄弟们皆无业无地、光棍一条才造反的,现在把弟兄们解散,又回哪里去呢?天长日久,大家难免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