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的雪茄在鼻前滑动,特殊的芬芳让马赫神志一清,知道这个时候吸烟对于健康和休息都相当不利,也就只有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心中的烦闷和困惑了。
联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哈布斯堡王国固执己见要对不甘屈服的北温格伦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很显然麦隆人已经先行了一步,陆军情报局在这方面的情报掌握得不够充足和及时,南温格伦地区的动荡局势把原本只局限于北温格伦地区的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了。
联盟外交委员会反馈回来消息称腓尼基王国已经正式照会了联盟驻腓尼基王国的外交官,明确表示反对联盟以及哈布斯堡王国动用军队镇压国内的反对派势力,并告诫腓尼基王国不会坐视腓尼基王国公民受到侵害。腓尼基王国和哈布斯堡王国承认双重国籍,而居住在南温格伦地区的腓尼基裔居民大多拥有双重国籍。
腓尼基人是麦隆人的亲密盟友,把南温格伦地区卷入进去显然是麦隆人和腓尼基人早已策划好的阴谋,这样他们可以联手公开干涉即将爆发的战事。
马赫并不惧怕麦隆人与腓尼基人的联手,事实上,每一次与麦隆人的战争腓尼基人也从未落人后,他更担心的是联盟内部的分裂隐忧。锡兰人已经在联盟议会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动用联盟军介入北温格伦地区的事务,甚至不惜以退盟相威胁。
单单以哈布斯堡国防军对付北温格伦地区的武装力量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麦隆人和腓尼基人介入呢?或者麦隆人和腓尼基人让塔尔人以代理人的方式介入呢?锡兰人会不会改变态度呢?
原本马赫一直坚信只要麦隆人介入,锡兰人绝对不会坐视,联盟军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介入,大不了又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罢了,打了几十年仗,马赫并不惧怕打仗。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让哈布斯堡国防军打头阵,只要麦隆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介入,联盟军再介入天经地义。
但是现在掌握情报却让一度自信的马赫有些犹疑了,锡兰人越发暧昧的态度让他有些担心传言中的锡兰已经与麦隆人达成了秘密妥协可能性增大了许多,尤其是他们的那个声望颇高的内阁总理这一段时间来都显得相当低调,对于国内日益高涨的退盟呼声也不再向以往那样给予批评,甚至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这意味着什么?
锡兰那个总理这一次表露出来的暧昧让人颇堪玩味,他应该不是一个短视之人,不应该看不出这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层次危机,如果只是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那他也不可能坐上锡兰内阁总理这个职位。难道他也会屈从于国内那些家伙的叫嚣压力?不,这好像不太符合他的性格才对,但现在表现
迹象却又不能不让人往那方面联想。
这一点连一直持强硬态度的哈布斯堡王国高层也有些担心,锡兰人如果态度的大转变,那简直就是在整个联盟心腹上插了一刀,联盟还有无存在价值都要打一个问号,而联盟军也会马上分崩离析,塔尔和温格伦地区极有可能落入麦隆人手中也会让哈布斯堡一下子面临麦隆帝国的军事威胁。
望着窗外黑魆魆的天空,马赫心中的石头越发沉重。联盟军本身就存在着致命的弱点,虽然名义上是将联盟各国加入联盟军的军队打乱了编制重建,但是真正完全被打乱的是除开哈布斯堡王国和锡兰共和国两国之外的其他成员军队。
由于哈布斯堡和锡兰两国军队在联盟军中占据着主力,所以各个野战师也都大多以两国军队为基本骨干力量,然后将其他成员军队编入补充,形成主力野战师,其中哈布斯堡、锡兰以及其他国家军队比例按照60:25:15的力量》;。一部分就有可能会脱离联盟军,而附属锡兰军的成员国军队也只将跟随他们作为主力依靠的军队脱离。
实际上马赫早在十多年前意识到了这个弱点,并致力于推动联盟军的职业化和混编的进程,但是毕竟这些军队根基还是源于各国,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调整和整肃,也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但是真正要到决裂的时候,马赫对于自己控制这支武装力量仍然不敢确定有多大把握,毕竟一个是上级命令,一个人祖国召唤,军人们会做出个什么样的决断,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预料。
但是摆在自己眼前的局势已经不容他在拖延下去,哈布斯堡王国国内的强硬派已经无法容忍北温格伦地区的恶化局势蔓延到南温格伦地区,在他们看来,唯有动用武力彻底将温格伦地区的反叛势力铲除,才能一劳永逸,而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蠢蠢欲动的麦隆人绝不敢冒与联盟开战的危险真正介入北温格伦地区战事。
哈布斯堡强硬派的观点并不能为马赫所认同,尤其是在察觉到锡兰政府对待他们国内那些鹰派议员们的怪异态度上就更难以让马赫放心,情报部门虽然对于锡兰与麦隆这对宿敌近期之间的往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但是马赫相信他们中间肯定有些猫腻。
麦隆人与锡兰人之间究竟有没有秘密协定直接关系到麦隆人会不会直接出兵干涉温格伦地区事务,如果一旦双方早有默契,在麦隆军直接干涉温格伦地区事务而联盟军又被迫进入时,锡兰人会不会突然在背后使绊子呢?这几方面因素一旦综合起来成为现实,可能就会让哈布斯堡人栽一个大筋斗,甚至可能直接导致联盟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