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杨戬--人生长恨水长东第17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隐隐听到一个轻柔的声音,陌生,却又似无比的熟悉。“娘……娘?”他低声地应着,但却又清楚地知道不是,娘的声音不会这么温和,她再不会这么柔和地对着自己说话了。心头一痛,他终于缓缓醒来,茫然地向四下看去。

触目处是青朦朦的异色,所有的景物都如隐在雾气之中,若存若隐,,却格外地透着淡淡的温馨,他抬头向上望去,光华来源于天际,半空之中,一名女子正用慈爱宁静的目光,凝视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睿智而端庄,天地万物都因她而失了色,流露出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仁慈,似乎亘古以来,她便同情着芸芸众生的悲喜,呵护着所有生命的希望。是的,希望,看着她略带关切的神情,杨戬心中的坚冰一点一点地融了去,仿佛又成了那个陪伴着亲人、无忧无虑的孩子。

众人见他脸上黑气,在青光中缓缓淡去,消失,周身深浅不一的伤口,也慢慢愈合如初。

三圣母已跪倒在地上,脸上全是激动与舔孺之情,倾听着那个轻柔的声音再度响起:“我是女娲,天地间众生的源头。杨戬,瑶姬的孩子,放弃吧,只有放弃,才能远离你将来的苦难。那苦难本是三界的共业使然,却由你一人来负担,那未免太不公平了。”

女娲……女娲大神?镜里镜外响起一遍惊叹之声,杨戬却只安静地看着女娲,半晌,问道:“你是上古大神,为什么要来救我这种天地不容的罪人?”

女娲轻叹道:“你认为自己是罪人?”

杨戬紧紧捏住了拳头,不言不语,他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将所有的痛楚与愤恨全都倾诉了出去,虽然,那个不堪回首的生日之后,他头一次有了如此强烈的倾诉欲望。

女娲看出了他的心事,温和地劝道:“万事都是命数使然,天条是命数,你父母的遭遇也是命数。你不用对此耿耿于怀,将一切都归咎于自己,更不可轻试以一人之力,去扭转这注定了的因果。”

杨戬冷笑,凌厉而傲然的目光一现即隐,沉声道:“命数,我却从不信什么命数。天下之事,只有靠自己才堪争取,所爱的人,也只有靠自己才能守护!”

谁也未料到他竟会用如此语气与这上古的大神说话,龙八低骂一声:“真是狂妄!”但女娲的神色却因之更加和蔼了,甚至有了些隐约的悲伤。

只因在她眼中,这十六岁的少年,这种刚强坚韧与惨烈冷傲的气度,已与千年之后的另一个身影相重合。那人的命运,即将如夏花般的绚烂,最终却湮没在荒烟漫草之间,随风而逝……

就算是上古大神,就算已推算出这结局,那又如何呢?就算她是众生之母,却仍是不能阻止这场悲剧的上演。

一念及此,女娲唯有付诸一叹,说道:“但你现在,能守护得住你所爱的人么?”半晌,杨戬不答,却是咬紧了唇,脸上现出痛色,众人知道,这几句话已触动了他的心事。

女娲又思付了一番,终于下定决心,道,“杨戬,你天赋异禀,天生合适于修真。将来,虽然我定要离开,但是,我的道法,却仍有意在三界内留一传承……”

沉香一凛,惊道:“这怎么可以?女娲娘娘要收这杨戬为徒?”三圣母却摇头道:“不可能,我的授业恩师正是女娲娘娘啊!”沉香奇道:“娘,您是她老人家的弟子?”三圣母微微一笑,回忆道:“我只见过恩师三次,平日都是由仙官照顾授艺。但是娘娘对我的恩德,却是我这一生最美好的记忆……”

女娲向三圣母所在处扫了一眼,似是无心,但目光中颇多悲悯之意,杨戬此时却似下了极大的决心一般,突然双膝着地,向女娲连叩了三个响头。

沉香啊了一声,叫道:“他……他拜师了!”女娲也现出笑意,正欲说话,杨戬已抢先开口道:“娘娘说的是,杨戬现在守护不了身边的人,但杨戬一生的行径,却是早已认准。娘娘,承您的美意,只希望您为杨戬指一条明路,更恳请您慈悲,可代我照顾我那小妹!”

女娲为之默然,良久良久,才道:“若你肯入我门下,三界之中,就再不会有人视你为异类,而你心中所愿,也必事半功倍。那么,又何苦如此倔强,不肯受我一番好意呢?”

杨戬道:“娘娘,请问您平生可有至交好友?可有晚辈后生?”众人一楞,不知他怎会突然问起这个,女娲讶道:“那自然是有的,你娘瑶姬,便也算是我晚辈之一。”杨戬点了点头,沉声道:“杨戬将来,必然要逆天而行,为不可为之事,只恐会落个天厌地弃的下场。娘娘何等身份,交游又何等广泛,容我在门下,岂不大损娘娘您的清誉?”

三圣母喃喃道:“天厌地弃……二哥,你既知道这样不好,为何还是要步上这条不归路,变成那等的心狠手辣,无情无义?”

女娲却已明了杨戬的心意,道:“你仍是不愿为恩义所缚么?也罢,你若真是我的门下,来日我必不会由你偏激行事,亲手毁了自己的一切。天意,当真是天意!”

杨戬黯然道:“多谢娘娘垂怜,但是,虽然我无此福缘,却仍想恳请娘娘收我三妹入门下。我那三妹,小小年纪就受尽苦难,我实在愧对于她。娘娘若能恩许,杨戬从此将再无遗憾。”

三圣母心中大震,女娲叹道:“既然你决心已定,天下没有无因之果,我也不能强劝于你。你不是要我指你明路么?昆仑玉虚洞的玉鼎真人,日前因强修上古道书入魔,魂飞魄散。道书已然无主,玉鼎又生性孤傲,无一个门人,更无一个朋友。我可送你去承了他的衣钵,按书自行修练。附近另有神兵一柄,机缘成熟,你也可取了自用。”

杨戬又重重叩了几个头,不说话,眼神中显出感谢之意。众人只道他得偿所愿,终有了修道的途径,联想到他后来的下场,都浮起复杂异样的感觉来。女娲却知这是在感谢自己平等待他,尊重他自选之路,当下说道:“从此你便须独自修行了,前路漫漫,荆棘丛生。杨戬,在送你去玉虚洞之前,我有几句话,你须牢牢记了。”

杨戬垂首道:“全凭娘娘吩咐。”女娲伸手从光华外接了一捧雨水,轻轻倾下,道:“天下莫柔于水,却也莫刚于水,刀截不断,滴久石穿。杨戬,你性子倔强刚烈,但过刚易折,须记住百般坚强,终有柔弱,仁慈之心,莫失莫忘,万不可将自己逼得太紧了。”

杨戬心知这上古大神必是看出了什么,才再三提点。他却不欲深究,唯一着紧的只是三妹拜师之事,见女娲没有出言反对,就权当她默允了,待她吩咐完毕后,便起身开锁,进屋去接妹妹出来。

打开门,小杨莲已哭晕在屋里,脸上又是泥,又是泪,涨得通红,想来是声声唤着二哥而晕去的。杨戬心中一痛,歉疚之至地将她搂入怀里,用衣袖为她拭去泪水。拭了一会,才发现自己昏迷时手中紧攒了一物。此时松开一看,正是那块金锁。

“它是爹用你娘的金钗特意赶出来的礼物,傻孩子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