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纵横法玛第108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我目瞪口呆地望在和激动异常的师傅和四位师兄:“难道这人龙合一的境界很难得吗。”

“当然!”激动万分的大师兄道:“龙影剑法初了分为六重的剑法招数外,还分有六重龙影心法。”'

“招数和心法有什么区别吗。”我一时间有些糊涂了。

“招数是外在的形。”大师兄解释道:“而心法则是内在的神,也就是说龙影剑法的招数代表的是威力,破坏力,而心法则是代表着你对龙影的控制能力,在龙影剑法中,只要斗气修为达到了一定的强度,那么龙影剑法的招数自然而然能够提升。”

“就象见心。”见持道:“以见心高级顶峰的斗气修为能施展的就是第二重龙影剑法,也就是双龙幻影,但是你也应该注意道了,在和你斗剑过程中,见心必须通过挥动凝霜剑来操控龙影的攻击,其实他控制龙影的心法还停留在第一层触龙的境界。”

“一个破坏力,一个控制力。”我喃喃道:“这就是招数和心法之间的区别。”

“就是这个意思。”见持道:“龙影剑法共分为六重,招数分别是

第一重潜龙勿用,这一阶段的龙影剑法还无法发挥出龙影的真实威力,所有的龙影斗气只能隐藏在剑身之内,和一般的斗气攻击没多大区别。

第二重见龙在田,也就是双龙幻影,这一层斗气的强度足以将龙影幻化成实质,显出龙影的真身,让人看得见,所以叫见龙在田,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龙已经摆脱了潜藏雌伏的阶段,开始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不过就破坏力而言这时期的见龙还相当的弱小。它的龙身还不够强壮。

第三重行龙复道,如果说将第一阶段的潜龙比做初生的小龙只能爬着活动,那么到了第二阶段的见龙在田这时候的龙已经具备了初步行走的能力了。而第三重的行龙复道就是龙从走的阶段进化到了会跑的境界,无论是力量,速度都达到了一定的强度。这时候的龙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破坏力。

第四重腾龙出渊,到了这一重,龙已经进化到了能够闪跃腾挪的地步,实力强悍,能跑能跳,就力量而言此刻的龙已经是非常厉害了。也就是说龙已经从快速的奔跑中领悟到了跳跃,高窜的活动能力。

第五重飞龙天,到了这一阶段,龙已经进化到了能够腾空飞翔,翻云覆雨,身化万千的广大神通,这一刻的龙可以说强大到了极点,论破坏力这一重的龙影剑法是非常恐怖的。到了这一重!龙影剑法的威力可谓登峰造极,无可比拟,而师傅现在的修为就停留在飞龙在天的阶段。”

我下意识地望向见离,却见他也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我继续听下去。

第六重亢龙有悔,这一阶段的龙究竟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据说只有第一代庄主达到过这样的境界,在此之前,初代龙影庄主,是绝对的天下无敌,没有任何人能在他手下走出三招,就连当初的七大名门和三帮四派联合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天下无敌的强者最终被苦闷和寂寞所打败,因为找不到对手,最终郁郁而终,临死前他只说了一句话:亢龙有悔,没有人能理解这句话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而后人只把他当成了超越第五重龙影剑法的的第六重境界。

“亢龙有悔吗!”我喃喃自语,为什么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这些名词居然和中国古代易经里的卦辞那么相似。龙的六种形态在易经中的乾卦中有详细的描述,几乎和龙影剑法的心法如出一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巧合吗,这一刻我心里一动难道这第一代龙影山庄的庄主和我一样是个穿越者。想到这里我几乎忍不住高声大吼,或许这才是唯一能解释得通的吧,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龙影剑法居然和中国古代的乾卦卦辞有那多个相似之处。

我清楚地记得,当初在研读易经的时候,对于乾卦卦辞下过一番功夫进行研究,当然这也不过是一种爱好,一种对于中国古代玄学文化的爱好。就算到了今天,我依然还记得乾卦对龙的六种形态的描述。

卦辞:乾:元,亨,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