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闻社的同学不仅来得及时,问的问题也比较刁钻,于是通过跆拳道社学员的口,很快就弄明白了学校里马上就会有一场火星撞地球的激烈比赛。
这个爆炸性的新闻着实让新闻社的同学们兴奋了好一阵子。回到社团后,这条新闻立即引起了所有社团干部的高度重视,配备给新闻社办公用的办公室里的气氛也空前地忙碌起来,制作电视新闻的立即赶到校电视台申请设备想对当事人进行采访,而赶制报刊新闻的,则开始动起脑筋耍起笔杆来,把个恩怨情仇编得是天花乱转,意图以最新的视觉栓释这场激烈的格斗。看来这些立志成为无冕之王的同学都有成为狗仔队的潜质啊。
外面的人也开始大显神通,传播起这则震撼人心的新闻来。所传播的内容明显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界顿开。
外面的世界乱做一团,但这纷乱却无法影响赵志云。很明显,赵志云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比赛上面。虽然说做人不要太嚣张,可赵志云心里却清楚地知道,只要他动用异能,目前根本就找不出比他更厉害的人。
可是,要获得胜利,真的只有动用自己的“能力”一途吗?这是赵志云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成长的一个重要考验。
新闻社的记者拿着摄像机,在男生宿舍采访赵志云吃了闭门羹后,终于放弃了对这个新晋人气王的访问。随后,记者们都聚集到了跆拳道社,采访起另一位当事人。
不过,得到李长志嘱咐的跆拳道社的学员,一个个都是含糊其词,根本就提供不出什么有用的资料。李长志本人更是显得低调无比,总是刻意躲避摄像机的拍摄,更不要说接受记者面对面的采访了。
李长志心里明白,这次挑战纯粹是出于私心,根本就没有什么说得出口的理由。
没得到有用新闻的记者,这次可是把问题闹得扩大化了,除了满天飞舞的“挑战”增刊外,晚上的新闻节目里长篇累牍的追踪报道也把所有人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对于李长志出于什么心态挑战的,记者根本就不去理会,电视画面上播放的,都是他们凭空捏造的的一套说辞,说什么李长志嫉妒新人的进步,想再次成为狙击新人的拦路虎之类搞笑的理由,节目到最后,一律强调“这是一次传统与奇迹的挑战”,让人觉得非常搞笑。
电视和报刊的效率之快,学习媒体同学的炒作功夫之高妙,也体现了炎黄大学对学生们素质方面的要求,“这里没有废物,只有精英。”这正是学校的一贯追求。来这所学校玩票的人,对不起的只有自己,虽然学生们对于普通学科只追求六十分主义,但分数并不代表所有,考试一百分不能证明你就掌握完了全部的知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由于赵志云不愿意被采访,新闻系的同学无法强求,只能从他同寝室的室友杜林和朱川处,又或者是他的同班同学的身上套话。还好现在赵志云每天都在坚持锻炼,可以常常拍到他跑步时的照片。几乎所有人都在惊叹,现在用胖子这个词来称呼赵志云显得有些勉强了,虽然他现在非常强壮,但并不臃肿,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质。想来他现在去参加中国健美先生的评选,说不一定很有可能会夺冠。
而跆拳道那边,李长志也没有什么新闻,他本人也和赵志云一样,拒绝任何采访,一时间之间,这场格斗除了火药味浓重外,也凭空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卷风云第六十三章赛前风波
更新时间:2008…6…241:41:37本章字数:2320
前两次赵志云的比赛,由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位一直默默无闻的胖子,新生与旧生都是抱着看好戏的态度参与其中的,所以气氛是分外融洽。而现在突如其来的凝重的比赛气息,又把大家重新带回到了彼此竞争的状态中去,开始各自为自己的偶像加油助威起来。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新闻系同学上下齐心的努力炒作了。李长志此时已经被塑造成了奇迹的克星,就像他此前战胜欧阳擎天一样,一致认为他会成为赵志云的克星,大多数评论都认为赵志云的神奇旅途会中止在这里。
当然,做新闻的不会把自己吊死在同一颗树上,气势显得稍弱一点的声音也跃然于荧屏和报刊上,当然这肯定也是出自于新闻系同学的手笔,都是一些对赵志云如何才能战胜李长志的逻辑分析。这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声音,但也不能让人小视。
此时在学校的BBS上,各自的拥护者也大打口水战,从双方的实力对比到此前与对手对阵的情况,最后再从本身的体质说到各自的特长。
在这其间,有两个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第一就是赵志云在面对上官云和代雷的时候没有用全力,都是在轻松躲避对手的情况下一击必杀。分析认为,欧阳擎天与代雷格斗到了第二回合,而与李长志也曾经陷入苦战,因此证明了赵志云的实力比欧阳擎天强,因此周末的这场比赛很有可能是龙争虎斗。
第二,则提到了赵志云的速度。帖子用大量的篇幅引证了赵志云的同学和老师的观点,证明了赵志云的跑步速度绝对是一流的,再联想到此前此赛中那神鬼莫测的致命一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赵志云最拿手的绝招。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可以说,在不经意间,就逐步靠近了事实的真相。当然,随着讨论的升温,赵志云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焦点,人们开始在有意无意间形成了一种个人崇拜的氛围。
这次比赛,再次被安排在了周末举行,而地点则改在了学校新建而成的最多可以容纳近两万观众的室内竞技场内。由于炎黄大学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体育院系,各大社团中间也拥有数位国家级别的国术、跆拳道、空手道和拳击方面的高手。为了扩大在体育竞技这方面的名气,炎黄大学特地斥资修建了这处大型的竞技场。
作为进行专业比赛的场地,场地中央擂台的大小可以因比赛的项目不同而随时改变,当然观众的席位也随时可以增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节比赛时的气氛。当然,这样的创意和修筑理念,也来自于炎黄大学的毕业生,而且参与施工的许多高科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