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游游看到此处,忙发挥自己死记硬背的功夫,把整篇口诀一字不少的全部背了下来,以一目十行之功,把这篇口诀看了二十多次,当月亮慢慢移动,月光移去之后,这块逍遥楼的匾又恢复了原形,黑底还是那个黑得乌黑发亮的底,看不出上面有一些什么写过东西的痕迹。这奇遇的发生过程,在这儿慢慢说来,好象化了很长的时间,其实也就只有一会儿的功夫。好在这口诀只有几十个字,越是有用的东西,越是短小精悍。游游看这匾上再也看不出什么东西了,缩回了扒在窗子外的身子和头,转过头,却发现小和尚无情不见了。游游看了看这藏经阁里的经书和宝贝,心里是真的很想拿上一件二件宝贝,可宝贝每件都那么大,开玩笑,怎么拿啊,至于经书嘛,目前尚未有什么兴趣。平时学习的时候都要看这么多书,这书那书的,现在这一大堆书,更是没有什么兴趣了。拍拍手,走到楼梯口,对这儿的东西一点也不留恋,沿着楼梯蹬蹬的往下走去。走到楼下一看,还是不见这个无情小和尚,怪事,这无情跑什么地方去了?游游实在是很奇怪这个小和尚。“无情……”“无情……你在哪儿呢?”游游叫道。“我在这儿呢!”只听“吱”的一声,一扇小门打开,走出无情。这次总算是没有出口先来一声佛号。“这是送给你的!”无情走到游游身前,把黑色的小珠子交给游游。“这是什么东西?”游游倒是来者不拒。“我也不知它是什么东西,这儿所有的东西除了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可以挪动一下,其它时间是一动也不能动的,这颗黑色的珠子是我三年前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从你刚才看的那块匾上掉下来的,本来是应当把它从哪儿掉下,放回哪儿去,可是我怎么找也找不到是从什么样地方掉下的,就自己留了起来,没事的时候就玩玩珠子,这儿很闷也很无聊的,我来这儿都快五年了,一直都没有出去过,你是第一个来这儿和我说话的俗家人,又是方丈叫你来逛逛的,那就是说,我们是朋友,今天我很开心,我只有这颗东西,它陪了我三年了,我送给你,你以后有机会要常来陪我说说话!”无情看着游游,一脸期盼的模样说道。“没有问题,我有空就一定来找你玩!”游游一只手随手抛了抛手上的珠子。另一只手从腰上取下钥匙扣,然后从上面取下一个绿色的塑料壳的东西。“这是电子宠物,看你这么无聊的,送给你玩,来!我教你!”游游把黑珠子随手放进屁股口袋里,然后手把手教无情玩电子宠物。“好啊,怎么玩?”无情一脸的兴奋。毕竟是个小孩子嘛。佛宗圣地的藏经阁里,二个半大的小毛孩二个头挤在一起玩着电子宠物。在藏经阁的下方大雄宝殿里传出的阵阵晚课声,环绕着这寂静的佛宗圣地。
第一第三章佛宗圣地'修订'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外公……”游游把玄玉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开始对宋平说起自己三年前的一段经历。“三年前我到您这儿玩了一个暑假,您又不让我到那个火山口去玩,我就只好一个人到处乱跑了,好在这个地方是个全国4A级的风景名胜区,除了这之外,还有很多有历史也很有名的地方。这儿有一个江南第一大佛,这儿的大佛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圣地,历来就有很多神话一样的传说故事……”最为有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刘阮遇仙,史书记载如下:汉永平5年(公元62年),剡人刘晨、阮肇到天姥山采药。天姥山由刘门山、细尖、大尖、芭蕉山、拨云尖、莲花峰等群山组成,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千姿万状,苍然天表,林深草茂,荒野僻壤,深不可测。刘阮二人只管埋头采药,不知道天色早晚,也不知道有否山涧小路,抬头一看,觉得天已晚了,又无路可走,肚子饥饿了,怎么办?忽然发现山上有桃,就随手摘几个桃子充充饥。一边吃桃子,一边沿山湾小溪走路,在小溪边以茶杯取水时,看见溪中有“胡麻饭”,他们想溪中有胡麻饭,山中必定有人家,二人就沿小溪山路前进,只一大溪,溪边有二位女子,十分漂亮。这二位女子看见刘阮二人手持茶杯,便笑笑说:“刘、阮二郎为何来晚也?”好象老朋友相识一样。刘阮二人一惊,不容迟疑,就被邀到家。走进家门,房内绛罗帐,帐角上挂着金铃,上有金银交错,还有几名婢女。进入餐桌吃饭时,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菜肴相当丰富,又有美酒,还有吹、弦、拉、弹伴唱,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地吃喜酒。用完饭,几个侍女捧着桃子,笑笑说:“二位贵婿随我来。”随伴进房间与二位仙女结为夫妻,各就一间帐宿。过了十天,刘阮要求回乡,仙女不同意,苦苦挽留半年。子规啼春,刘阮思乡心切,二位仙女终于允许他们回去,并指点回去路途。刘阮到家找不到旧址,到处打听,结果在一个小孩子(第七代孙子)口中听到,长辈传说祖翁入山采药,因迷路不知道在哪里?刘阮在山上半年,山下已经到了第七世即晋太元八年(388年),过去了几百年时间,没了老家,只得返回采药处寻妻子。结果刘阮二人怎么找也找不到妻子,就在那溪边踱来又踱去,徘徊不定。后来该溪叫惆怅溪、溪上的桥叫惆怅桥。这溪就是现在的桃源溪,桥即桃树坞的迎仙桥。后人在那里建了刘阮庙,庙内塑有头戴斗笠,肩背竹篓,手拿药锄的刘阮像。山上有采药径、阮公坛、仙人洞等。“不错,这刘阮当年就是遇上了我们修真之人,这一片地方山清水秀,传说中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很多都有在方圆三百里之内”,宋平听游游说这块地方是块好地方的时候,不由得意的说道。“我当年来这儿定居也是因为看到这儿灵气汇聚,附近各洞天福地均有灵气相通,且在此处最为外露,这百年极品荔枝树就是应天地灵气所生,你自小吃到现在吃了不少,受益不小啊。”嘿嘿嘿,这还要用你说?游游得意的想到。“除了三十六小洞天中: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第十,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第十八,华盖山洞,名“容成大玉天”。第十九,盖竹山洞,名“长耀宝光天”。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名“天盖涤玄天”。第三十六,金华山洞,名“金华洞元天”。等洞天在这周围,另还还有少为人知,比三十六小洞天更为妙用的十大洞天中:@第二,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第六,赤城山洞,号“上玉清平山”第十,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天”,这三大洞天”宋平随手剥了颗极品荔枝,接着再说道:“七十二福地中:第三,仙磑山,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第十二,大若岩,第十四,灵墟,第十五,沃州,第十六,天姥岑,第十七,若耶溪,第十八,金庭山,第二十八,陶山,第二十九,三皇井,第五十七,天柱山,第六十,司马悔山,等福地在四周”“对于神州大地来说,如此小小一块弹丸之地,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洞天和福地,实在是老天的宠爱啊。”宋平叹息道。“游游,对了,你去那佛教圣地玩,是不是玩出什么东西来了?”宋平猛然醒悟自己是在听游游说故事,现在怎么变成自己在发感叹了。忙转移话题。六朝时期江南佛学中心大佛寺隐藏在石城山峡谷中,始建于晋永和初(公元345年,比少林寺早150年),时名隐岳,由开山祖师昙光(286…396,又名帛僧光,)开创。昙光祖师隐居石城修禅45年,比达摩祖师上少室山早一百多年;接着有竺昙猷、支昙兰等高僧隐居修禅,成为江南习禅中心。三位高僧都是江南早期佛教中习禅的代表人物,事迹均载入《高僧传》中。与禅学并立的是般若学,成为石城早期佛教的奇观。六朝“般若学”为佛教中国化的标识,分为六家七宗,石城(剡东)七居其六,代表人物为竺潜、支遁、于法兰、于法开、于道邃、竺法蕴。竺潜(286…374)师徒居沃洲峁山,支遁(314…366)向竺潜“买山而隐”,后于石城建栖光寺,于法兰师徒三人在石城建元化寺(今“千佛院”),石城、沃洲成为当时江南的佛学中心。这江南第一大佛的大佛寺中有三奇,即岩之奇,文之奇,树之奇。奇岩,岩多洞窟,多灵性,多绝境。岩顶即大佛石窟之顶有三个长形的小水池,深可数尺,水满不溢,天旱不枯。这山顶的岩石,光秃无土,也不知何故如此,只道是得了佛气罢。怪就怪在这水还是清冽无比,再大的太阳,还是透着丝丝凉气,实在是奇之又奇。“我到了这山顶怎么看都看不出个什么名堂,总觉得这里面肯定会有什么好东西在里面,不然也不会这样得天地之灵气”,游游恨恨的说道:“我让大太阳晒着在山顶转了大半天,差点晒脱皮。”大佛岩东,两崖相傍,人称月峡岩,岩中一罅,方正如门,有双松摇曳。中秋,圆月巧落其间,俨如宝镜开奁。“不用说,这也是一宝,只是宝物现在在睡大觉,没有灵诀去收它!”游游心里更是恨,看得见,感觉得到,就是得不到。宋平听着点头称是。大佛寺多奇景奇物,文亦堪称一奇。大雄宝殿五层高阁,最高一层匾额系颜真卿所题,为“逍遥楼”。依次第四层为僧莲根书的“弥勒洞天”。越第三层,二层为经学大师俞樾写的“大雄宝殿”。对这几块匾额上的文字,不少游客往往称奇道怪。这“逍遥楼”,似乎是道家养性谈玄的所在,令人想起庄子的逍遥游。“弥勒洞天”更可奇,弥勒为佛家,怎么居道家之“洞天”呢?两者竟相提并论,和平共处了。而“大雄宝殿”,供奉的该是佛祖释迦牟尼。按佛法来说,弥勒得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能转世成佛。因此如果是弥勒,能直书为“大雄”么。然而弥勒实是弥勒,这在刘勰的碑记为证。“外公,我觉得这大佛寺这题词也太怪了吧,逍遥这道家的东西,怎么佛家高高挂起啊?”游游一直都想找个机会问一下宋平“是不是这和我们练的逍遥神功有什么关系啊?”宋平听到游游说到此匾,哈哈笑道:“没错,这块匾就是当年颜真卿所题,而这颜真卿也是修练这逍遥神功的一个修真人,这在师门有记载在案,当时师门中有一前辈首创佛道双修,并在短时间之内修得正果,得此地天地间灵气,一夜飞升成仙。”“可惜此修法早已失传。”宋平叹了口气。在山门的门边黄墙上,又有大小几字,游游看了之后大为不解。那小字为中文的“唵嘛呢叭咪吽”,大字不识,怎么看也不是汉字,于是求教于宋平。宋平指点说道:这是梵文佛语,称为“观自在菩萨心印”。常诵能“断轮回,出三界,生极乐”。意极奥妙。自己也不懂其中之真正意义。走到大佛寺放生池,两池并连,中贯长堤,丹枫垂柳,碧波映天。池边,又有奇树。称树,也许不太正确,因为这是两株早就死了的树……树化石。亿万年前曾为树,亿万年后已为石。树乎?石乎?或树之骨,树之精。两树化石均粗两围左右。想来曾是顶天立地势拔 ', ' ')